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践行生态理念,各地积极探索“稻虾”、“稻鳖”、“稻鱼”等“稻+N”综合种养新模式。如稻鳖共生的稻田里不能打农药也不能施化肥,鳖主要以稻田里的虫、草、螺等为食,排泄物又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因其24小时不间断活动,干扰了害虫的繁殖,有效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1)若要研究鳖的 生态位生态位,需要调查它的栖息地、食物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其原因是 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3)若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 食物链食物链的传递后,便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因此营养级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4)稻鳖共生模式比水稻单作产量高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①鳖的排泄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 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②鳖吃草,减少了草与水稻的竞争鳖吃草,减少了草与水稻的竞争,
③鳖吃虫(和螺),减少了虫(和螺)对水稻的捕食鳖吃虫(和螺),减少了虫(和螺)对水稻的捕食。
【答案】生态位;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鳖吃草,减少了草与水稻的竞争;鳖吃虫(和螺),减少了虫(和螺)对水稻的捕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