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天是怎样黑下来的 我读书早,上高一时才十三岁。那时,我梳一对垂肩短辫,整天睁着眼睛做梦。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位六十岁的老先生,清瘦,一生气嘴唇就会颤抖。他曾是一位名记者,后来打成“右派”,平反后就到我们中学来教书。他允许我上语文课时看小说,或者逃课去新华书店,但对我写的作文很严厉,从没给过高分,每一篇都有很多批语,几乎全是批评。比如我写“夜幕降临了”,我们那时候写夜晚到来都是这么写,而且觉得这真是“好词好句”。他批道:烂语。不动脑筋。为什么你不老老实实看一看天到底是怎样黑下来的,然后把它写出来?
有一次,作文题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星期天去看望一个孤老婆婆,帮她搞卫生。我写道:“我买了一些水果,顶着炎炎烈日去看望罗娭毑。”老师批道:什么水果?为什么不把名字写出来?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尊严,说出它的名字就是尊重它。还有一次,作文写《冬天的田野》。我恼了,因为我从没注意过冬天的田野。那不是一片萧瑟,什么也没有吗?我看看周围的同学,个个愁眉苦脸,一脸绝望。我仿佛行侠仗义的英雄,霍地一下站起来说:“我不写。我写不出。这个作文题根本出得不好。”于是,老师的嘴唇剧烈颤抖起来,瞪着我说:“你是瞎子吗?是聋子吗?这世界上难道没有冬天的田野吗?你出去,站到我的办公室去。”
我不知怎么走出去的。外面下着雨,很冷。我站在雨里,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我不去老师的办公室,真愿意这时候突然死了。这时,头上的雨停了,一把大大的黑布伞撑在我头上,老师站在我身后。我回过身,望着老师,哽咽地说:“我恨你。”说完就跑掉了。
我找了把伞,跑到郊外田野里,渐渐忘记了哭。我看见冬天有的田里种了油菜,浅浅的,叶子绿中带着暗蓝色,那颜色仿佛把周围的光线都吃进去了。有的田里没种油菜,也没翻耕,稻茬三四寸长留在田里,在雨中有暗金的光泽。雨很细,落在田土里没有声音,细听又仿佛有声,是土地在缓缓地呼吸。冬天的田野很清透,也很轻盈,让人心里觉得平安。我把这种感觉写在作文里,把作文本从老师办公室的门缝里塞了进去。但我很久不肯跟老师说话。老师并不管我的态度,望着我笑,摇头感叹说:“你太敏感了。”他个子高,望着我说话和笑时总是俯着头,眼神从上往下把我罩住,很无奈,也有无限的宠爱。
一直到现在,我都很留意去体会天是怎样黑下来的。不同时间地点,不同心境,天黑下来的方式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有时候,天黑得很慢,从容优雅,层次分明,像走T台的模特,不停地换装。先披一件灰蓝的纱衣,然后是灰黑色,最后是深黑色,上面缀满闪烁的钻石。有时候,天黑得生猛,像一个沉沉的黑色渔网,哐的一声铺天盖地下来,天就黑了。有时候天黑得那么温柔,真像小猫的脚步,一点一点地移到你的身边来了。城市里没有真正的天黑,有也是破碎的。乡村的黑夜有狗吠,也有灯光,那是真正的天黑,不透明,厚重柔软,有天鹅绒的质地。
每年春天,我都去拜访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当你学会慢慢认识自己,察觉正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有意识地让自己往好的方向努力,你也就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世界: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2 期,略有删改)(1)请在括号内填上适当词语梳理出选文2-4段我对老师态度的变化过程。
①恼怒恼怒→②憎恨憎恨→③理解老师理解老师
(2)选文第2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那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有时候,天黑得很慢,从容优雅,层次分明,像走T台的模特,不停地换装。先披一件灰蓝的纱衣,然后是灰黑色,最后是深黑色,上面缀满闪烁的钻石。
(4)选文第5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选文中的“我”在写作方面向老师学到了什么?你在写作上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写出一条。
【答案】恼怒;憎恨;理解老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玄奘进入了莫贺延碛大沙漠,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忽然发觉迷路了,心里非常急躁。然而祸不单行,正当他火急火燎,准备从马背上解下皮囊喝水的时候,一失手把整个皮囊都打翻了。
②在这种情况下,玄奘只剩下一个活命的办法,那就是原路返回。如果佛祖保佑一切顺利,不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的话,那就是一天一夜或者两天的路程。能走回去,总比渴死在沙漠里强。根据历史的记载,玄奘也的确在这个时候违背了他“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决定往东走了。然而玄奘对于佛教的虔诚毕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就在他向着东方走出十多里地以后,又后悔了,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不断地问自己:“今何故来?”想着想着,履行誓言的念头逐渐占了上风,他再次下定决心:宁愿向西而死,决不往东而生!于是又掉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往西走去。他此时此刻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准备凭着自己的一腔诚心,闯过难关,万一失败,求仁得仁,死而无憾。白天,黄沙漫天飞舞,让人无法喘息;到了晚上,乌黑一片的沙漠里面,好像有很多妖魔鬼怪在举火点灯。这里所说的“火”应该是磷火,民间所谓的“鬼火”就是这种东西。
③玄奘在沙漠里已经有四天五夜滴水未进,他的生命到达了极限。极度困乏,再也走不动的他,只能任凭自己躺倒在沙地里,默默地念诵救苦救难观世音的名号……
④到了第五天的夜里,沙漠的天气出现了突然的变化,吹起了阵阵凉风,让玄奘勉强站了起来,一直奄奄一息地趴着的老马,这个时候居然也站了起来。玄奘和老马挣扎着走了差不多十里地的时候,那匹又瘦又老的马突然像焕发了青春一样,一口气奔出几里地,把玄奘带到了一片非常丰满的水草地,草地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池溏,池水甘甜,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1)第①自然段加点词“祸不单行”在文中指什么?
(2)玄奘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是“佛祖保佑”吗?谈谈你的看法。
(3)《玄奘西游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过。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奘西游记》在语言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4引用:3难度:0.3 -
2.课外阅读《威尼斯商人(节选)》,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夏洛克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鲍西娅 安东尼奥,你能不能够给他一点慈悲?
葛莱西安诺 白送给他一根上吊的绳子吧;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给他别的东西!
安东尼奥 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予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
公爵 他必须履行这两个条件,否则我就撤销刚才所宣布的赦令。
鲍西娅 犹太人,你满意吗?你有什么话说?
夏洛克 我满意。
鲍西娅 书记,写下一张授赠产业的文契。
夏洛克 请你们允许我退庭,我身子不大舒服。文契写好了送到我家里,我在上面签名就是了。
公 爵 去吧,可是临时变卦是不成的。
葛莱西安诺 你在受洗礼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教父;要是我做了法官,我一定给你请十二个教父,不是领你去受洗,是送你上绞架。(夏洛克下)
公爵 先生,我想请您到舍间去用餐。
鲍西娅 请殿下多多原谅,我今天晚上要回帕度亚去,必须现在就动身,恕不奉陪了。
……
巴萨尼奥 好先生,我不能不再向您提出一个请求,请您随便从我们身上拿些什么东西去,不算是酬谢,只算是留个纪念。请您答应我两件事儿:既不要推却,也要原谅我的要求。
鲍西娅 你们这样殷勤,倒叫我却之不恭了。(向安东尼奥)把您的手套送给我,让我戴在手上留个纪念吧;(向巴萨尼奥)为了纪念您的盛情,让我拿了这戒指去。不要缩回您的手,我不再向您要什么了;您既然是一片诚意,想来总不会拒绝我吧。
巴萨尼奥 这指环吗,好先生?唉!它是个不值钱的玩意儿;我不好意思把这东西送给您。
鲍西娅 我什么都不要,就是要这指环;现在我想我非把它要来不可了。
巴萨尼奥 这指环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因为有其他的关系,我不能把它送人。我愿意搜访威尼斯最贵重的一枚指环来送给您,可是这一枚却只好请您原谅了。
鲍西娅 先生,您原来是个口头上慷慨的人;您先教我怎样伸手求讨,然后再教我懂得了一个叫化子会得到怎样的回答。
巴萨尼奥 好先生,这指环是我的妻子给我的;她把它套上我的手指的时候,曾经叫我发誓永远不把它出卖、送人或是遗失。
鲍西娅 人们在吝惜他们的礼物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样的话做推托的。要是尊夫人不是一个疯婆子,她知道了我对于这指环是多么受之无愧,一定不会因为您把它送掉了而跟您长久反目的。好,愿你们平安!(鲍西娅、尼莉莎同下。)
(资料链接:《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1)结合人物语言比较葛莱西安诺和安东尼奥两个人的性格特征。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矛盾冲突是戏剧十分重要的部分,请列举节选部分中的两个矛盾冲突。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8引用:2难度:0.6 -
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回到往日时光
王惠莲 ①小时候,母亲管得严,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面,姐姐只能叫姐姐,不能叫名字。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许剩饭,不许说话,筷子不能在盘子里乱扒。晚上和同学出去玩,要告诉母亲和谁出去,去了哪里,八点之前必须回家。如果回来晚了,母亲就会插上门,不让进家。直到邻居出来说情,保证再也不敢了,才能进家。家里来了客人,要先给客人倒茶,倒完茶站在旁边,大人问什么说什么,不问的时候不能乱说话。走路要好好走,不能一蹦三跳的,姑娘家的,疯疯癫癫,让人笑话。平日里不管和谁说话,都要有礼貌,嘴里不能带半个脏字。和人有了矛盾,就是再有理,再委屈,也只能憋着。吵架、打架就更不用说了,是绝对不允许的……
②于是我就天天盼着快点长大。长大就可以离开家,离开家,母亲就管不着,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早上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晚上想回来多晚就回来多晚。
③我就这么一心一意地盼着赶快长大,赶快离开家,却不知道长大后离开家还会有乡愁,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乡愁,老师没教,语文课本里也没有。【甲】
④终于有一天,我把自己给盼大了,像笼子里的小鸟渴望蓝天一样,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从此,就过上了再也没有母亲管束的生活。【乙】
⑤没有母亲管束,很自由,也很忙碌。白天忙上班,下了班忙家务。再也没有人管一日三餐吃什么了,想吃什么得自己做。以前天冷了,母亲会早早准备好过冬的衣服,现在,如果你自己不准备,就得准备挨冻。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想母亲了,就回去看看,母亲会张罗一桌子饭菜,然后坐在旁边看着,一边往你碗里夹菜,一边说,这个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还有那个,那个,全都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等你吃了个肚饱溜溜圆,回到家想学着做,却怎么也做不出母亲的味道。【丙】
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突然有一天,正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弟弟沙哑的声音:母亲走了!【丁】
⑦那个小时候管你管得很严,这也不许那也不让,用种种框框束缚着你,让你觉得像是活在牢笼中,让你觉得一点自由也没有的母亲,走了!
⑧开始哭,嚎啕大哭,哭自己和母亲聚少离多,哭自己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哭自己没能在床前尽孝,没能和母亲见上最后一面,哭自己从今往后,再也见不到母亲。
⑨端午时,想母亲包的红枣糯米粽子;八月十五,想母亲用月饼模压的糖月饼;过年了,想母亲包的饺子,母亲做的新衣,母亲压在枕头底下的压岁钱;心乱的时候,想听听母亲哼的小曲;睡不着的时候,想听听母亲的唠叨……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也唤不回来了。
⑩于是就做梦,梦想着有一天回到小时候:母亲又怪我回来晚了,又说我买的塑料鞋露着脚趾头不好看了,又说我不会过日子,不该把她床底下的旧鞋子、木箱里的碎布头都扔了,又说我老大不小了,对自己的事也不知道上心,又说我从小犟脾气,要记得改一改啊……
⑪我就这样在梦里一遍遍地被母亲管着,一遍遍地品尝着童年的幸福生活。
(节选自《羊城晚报》2021.11.9,有删改)(1)下面的句子是从原文中摘抄出来的,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是
这时候,你才体会到,乡愁,不是邮票,也不是船票,乡愁是记忆里母亲饭菜的味道。
A.【甲】
B.【乙】
C.【丙】
D.【丁】
(2)梳理文本信息,完成下面的填空。
小时候总盼着长大(①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把自己给盼大了,像笼子里的小鸟渴望蓝天一样,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从此,就过上了再也没有母亲管束的生活。
(4)文中第①段详写母亲对“我”的各种管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被母亲管着”,说说你的理由。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25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