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1:

(1)反应I:C(s)+H2O(g)⇌CO(g)+H2(g)△H=+135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放热,放出的热被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吸收利用,促进反应正向移动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放热,放出的热被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吸收利用,促进反应正向移动.
(2)反应II:CO(g)+H2O(g)⇌CO2(g)+H2(g)△H=-41kJ•mol-1.如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判断T1、T2和T3的大小关系:T1<T2<T3T1<T2<T3.(从小到大的顺序)
②若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I和水气变换反应II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II应选择的温度是 T3T3(填“T1”或“T2”或“T3”).
(3)①甲烷化反应IV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Ⅲ煤经反应I和II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和 CO2CO2.
②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O32-+H2S △ HS-+HCO3-CO32-+H2S △ HS-+HCO3-.
△
△
【答案】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放热,放出的热被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吸收利用,促进反应正向移动;T1<T2<T3;T3;CO2;CO32-+H2S HS-+HCO3-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向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X(g)+2Y(g)⇌2Z(g),X的转化率α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是第5min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 )
发布:2024/12/30 4:0:1组卷:32引用:3难度:0.7 -
2.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 (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5 7:30:1组卷:245引用:9难度:0.5 -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2A(g)+B(g)⇌2C(g)ΔH,将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反应器中反应,测定A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实线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A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3:30:1组卷:91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