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齐愍王25年,孟尝君被派至秦国,秦昭王欲聘为相,然而有人进谗说孟尝君是齐人,任其为相,会“先齐而后秦”,昭王“谋欲杀之”。孟尝君向昭王的宠姬求教,宠姬说:“愿得君狐白裘”。狐白裘“值千金,天下无双”。孟尝君只有一件,已献给了昭王,再无可送。孟尝君乃遍问门下之士,一时“莫能对”。后来一个位居最下座的士说,他可以做到。他“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把狐白裘偷了回来。宠姬得到狐白裘后“为言昭王”,孟尝君得以释放。然而昭王很快又后悔了,“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带着门客们匆忙逃跑,“夜半至函谷关”,然而函谷关须待“鸡鸣而出客”,惶急之时,又一个位居下座的士说,他会学鸡叫。那就叫吧!一叫引动群鸡皆鸣。秦兵追到时,孟尝君已经出关离开秦国了。“鸡鸣狗盗”的成语便源于此。《史记•孟尝君列传》说:“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针对这个故事,王安石写了一篇《读孟尝君传》,讽刺道:“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当然是王安石个人的看法,不足为训。
(1)下列是从这段有关“士”的语料中概括提炼的观点,概括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B
B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与卿大夫纷纷养士,出现了许多关于士以及养士的故事。
B.春秋战国时期,士是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人,凡有技之长者均可以成为士。
C.在春秋战国时代,士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已然成为社会中独立的中坚力量。
D.中国古代的士有独立人格与高尚操守,为了国家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2)有人认为,语段中画波浪线的一句话是插入正常叙事中的赘余表达,可以删除。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3)文中关于“鸡鸣狗盗”之人有两种看法,你赞同谁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点】看法建议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寒假将至,如何不过度依赖手机等电子产品,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是很多同学需要面对的问题。请你为高一同学寒假期间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提一两条建议。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发布:2025/1/1 4:30:2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你的观点,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时评类文字。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鲁国之法,鲁人为奴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谦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子贡的名字)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两位弟子都是在做好事,子贡好人做到底,连赎金都不想取回了,孔子却认为他做错了;而子路救人后竟然接受了人家送的一头牛,却得到孔子的肯定。请问孔子这样做,最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

    发布:2024/12/9 13:30:1组卷: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