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科技梦想 创造美好未来
[材料一]
ㅤㅤ2022年10月12日,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国十年科技成就吸引多国记者目光。据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设6个展区,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角度丰富、内涵饱满。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圆满完成,十年间,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摘自《凤凰网资讯》[材料二]
ㅤㅤ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共实施283次发射任务,将625颗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位居世界第二。
ㅤㅤ无论身在何处,“北斗”帮你导航定位;足不出户,“风云”为你预知天象;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十年来,中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在国土、测绘、环保、通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摘自《光明日报——聚焦中国航天: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材料三]

ㅤㅤ2021年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ㅤ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空间站的用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A.NASA对空间站的介绍中曾说,用于研究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会使人类探索更深的太空成为可能”。
B.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比如观测地球上因为大气遮挡而难以观测的星体,利用微重力环境合成合金材料或蛋白质晶体等等。
C.而发展空间站本身也能让人们获益,例如宇航员的清洁水系统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和污染治理,天宫二号就曾做珠江口地区围填海变化监测,为自然海岸线保护提供依据。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设6个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角度丰富、内涵饱满 ××
②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达到600颗,位居世界第二。 √√
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杨利伟组成。 ××
④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
(2)下列选项中,与三则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A。
A.《光明日报》中提到: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圆满完成,十年间,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B.《光明日报》中提到:十年来,中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
C.空间站的用处很多,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
D.《凤凰网资讯》中提到: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
(3)如果要了解航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会阅读材料 二二。通过阅读材料,我了解到了航天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导航定位导航定位;②预知天象预知天象;③联网无忧联网无忧。
(4)在二十大召开之际,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看到了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了解到中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你最想说什么?请联系生活,结合材料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
啊,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太快了,标志着我国的振兴!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在国土、测绘、环保、通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在生活中卫星定位导航的运用,许多人开车出行时依靠卫星导航指路,不用问路,就会准时到达目的地。各国发射上天的大量导航卫星成为“路盲”的福音。啊,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太快了,标志着我国的振兴!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在国土、测绘、环保、通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在生活中卫星定位导航的运用,许多人开车出行时依靠卫星导航指路,不用问路,就会准时到达目的地。各国发射上天的大量导航卫星成为“路盲”的福音。
【答案】×;√;×;√;A;二;导航定位;预知天象;联网无忧;啊,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太快了,标志着我国的振兴!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在国土、测绘、环保、通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在生活中卫星定位导航的运用,许多人开车出行时依靠卫星导航指路,不用问路,就会准时到达目的地。各国发射上天的大量导航卫星成为“路盲”的福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3/6 12:30:2组卷:47引用:6难度:0.2
相似题
-
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发布:2025/3/9 21:30:2组卷:35引用:5难度:0.4 -
2.非连续性文本。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查阅资料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9.3% 34.4% 30% 16.3%
A.有82.9%的学生每天都会上网。
B.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不多。
C.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看动漫、电影和下载音乐。
D.有16.3%的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查阅资料。
(2)你觉得上网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反映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广大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发布:2025/3/9 11:0:2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侵华日军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侵华日军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杀害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牺牲时年仅13岁。
材料二: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jù)在上甘岭的敌人,他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负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邱少云身上燃起了大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古往今来,爱国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爱国英雄的一组是A.孔子 岳飞 杨靖宇 B.李白 方志敏 董存瑞 C.林则徐 黄继光 赵一曼
(3)从两则材料中,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并把打动你的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发布:2025/3/12 8:0:1组卷:27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