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地形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最长的河流不足16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为此,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加冷河等天然河道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但随着时代发展,混凝土河道已不能满足社会基础设施功能的需求。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如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复前后景观。

(1)分析新加坡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洪涝灾害频发的关系。
(2)说明将加冷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
(3)说明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的积极影响。
(4)推测加冷河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答案】(1)新加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雨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新加坡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硬面化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少,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量大,洪涝灾害频发。
(2)将弯曲的天然河道改造为笔直的河道,混凝土河道对流水阻碍小,提高水流速度;拓展河道宽度,加大泄洪量,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3)通过修复天然河道和河岸,恢复动植物栖息地,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蜿蜒的天然河道和河道中的植物群落增强了河流水源涵养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美丽的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使人们和水亲密接触,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心。
(4)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大;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分析赣南地区稀土矿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