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按要求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念奴娇”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
词牌名

(2)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C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些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与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3)苏轼在本词中借古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词牌名;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3 5:30:3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
    独山梅花
    王安石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注】①上林,指上林苑,皇家园林,暗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和状态,以“何所似”发问,意在强调独山梅花的与众不同。
    B.即使处在寒日野风中,梅花仍是亭亭而立,虽然孤独寂寞,却依然花开艳丽,花香遍野。
    C.尾联写梅花坚守自我,扎根独山直至老去,而不愿意移栽到上林苑中和别的花木争奇斗艳。
    D.这首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半开半谢的独山梅花喻人喻世,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寄托。
    (2)本诗以梅喻人,请具体分析颔联的意蕴。
    (3)概括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发布:2025/1/3 9: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怀素上人草书歌
    [唐]戴叔伦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注]①怀素:唐书法家,善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虽率意颊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元沈右语)。②古法:魏晋书法里的书写格式及基本要求。③破体:多种书体并用于一件书法作品中的书法。④枯涩:书法术语,指劲健断续的枯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端四句,总评怀素书法,交代醉酒作书。怀素长于草书,他的书体符合基本规范又变化出新,瘦劲俊逸,洒脱自然。
    B.“始从破体变风姿”“忽为壮丽就枯涩”二句,展现了怀素书写的过程,突出其字体字形的变化多端、墨法的枯润浓淡。
    C.“一一花开春景迟”“龙蛇腾盘兽屹立”二句写出了怀素书法的自然真趣、形神兼备,让人联想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壮丽景象。
    D.“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二句,写怀素行笔的快速流畅,似骤雨如疾马,满座的人都看得人迷忘记了说话。
    (2)北宋米芾《海岳书评》评论怀素书法“如壮上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5/1/3 9:0:2组卷:2引用:1难度:0.4
  • 3.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各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风韵)
    B.本爱丘山(本性、天性)
    C.榆柳后檐(遮盖)
    D.依依墟里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去三十年”中“三十”是夸张的说法,陶渊明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一共十三年。
    B.“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是指家中空无一人,所以不会显得脏乱,在这样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
    C.“羁鸟”、“池鱼”二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将这两个词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两句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充满农村的生活气息,带有喧嚣和烦躁之感。

    发布:2025/1/3 9:0:2组卷: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