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21日,“十四五”时期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定为总目标。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依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近年来农村社会风气不断好转、文明风气不断普及,但仍有部分农村陈规陋习比较严重、不良风气积重难返,有的是攀比之风严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礼金越来越高;有的是亲情淡化、子女不孝,老人不能得到很好的赡养;有的是彩礼越来越高,婚姻金钱化庸俗化;有的是打牌赌博盛行,不少人养成好逸恶劳习惯,等等。
(1)党中央重视“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哪一新发展理念?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2)结合材料二,怎样推进我国的乡风文明建设?
(3)结合所学,请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建言献策。
【答案】(1)答案一: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
理由是: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答案二: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
理由是: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革除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
③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④树立先进典范,规范村规民约,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①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根据乡情,因地制宜,立足地域特色发展经济。
②加大对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建设等。
理由是: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答案二: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
理由是: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革除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
③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④树立先进典范,规范村规民约,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①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根据乡情,因地制宜,立足地域特色发展经济。
②加大对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建设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3难度:0.4
相似题
-
1.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一奇迹的取得( )
发布:2024/12/27 20:30:4组卷:1引用:2难度:0.8 -
2.习近平精准智藏的“习式语言”,深受民众喜爱。下列语言与呈现的观点一致的是( )
序号 “习式语言” 体现的观点 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教兴国 ②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改革创新 ③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依法治国 ④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共享发展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决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样做有利于( )
发布:2024/12/16 9:0:1组卷:56引用:1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