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语。

②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hōu
hōu

③中力拉崩倒之声。
jiàn
jiàn

④曳屋许许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C

A.当时,妇手拍儿声 不知木兰女郎
B.时齐发,众妙毕备 忽然抚尺下,群响毕绝
C.妇抚儿乳,儿含乳 儿含乳
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 举世闻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A

A.众宾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译文:
不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儿子睡觉的声音也渐渐的停止了
不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儿子睡觉的声音也渐渐的停止了

②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译文:
忽然有一个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来大叫,接着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叫。
忽然有一个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来大叫,接着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叫。

(5)文中加粗的句子描写的是什么?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6)“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yì;hōu;jiàn;hǔ;C;A;不一会儿,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儿子睡觉的声音也渐渐的停止了;忽然有一个人大叫:“起火了。”丈夫起来大叫,接着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叫。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9
相似题
  • 1.《鱼我所欲也》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之奈何?”咎犯曰:“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晋国的大臣。②战陈:借指作战。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尔而与之
     

    ②不礼义
     

    ③雍季
     

    咎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3)【甲】【乙】两个文段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不同的人对于“义”在不同境况下的选择。晋文公在抉择时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位
     
    的君主。
    (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27 0:30:2组卷:22引用:3难度:0.6
  • 3.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注释: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战/陋之有
    B.又何焉/遂与外人
    C.则可矣/不知木兰女郎
    D.忠之也/予作文以记之
    (2)【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文在突出曹刿这个人物时用了
     
    表现手法。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4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