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几位同学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请结合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Ⅰ.写出图1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长颈漏斗,②酒精灯酒精灯。
Ⅱ.甲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K2MnO4+MnO2+O2↑2KMnO4 △ K2MnO4+MnO2+O2↑,发生装置是 BB,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Ⅲ.乙同学在实验室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
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他选用了A而没有选用F做发生装置,是因为A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他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bb(填“a”或“b”)端通入;他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稍作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H2O+CaCO3↓CO2+Ca(OH)2=H2O+CaCO3↓。
Ⅳ.丙同学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温度、酸的浓度、大理石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
△
实验编号 | A | B | C | D |
m g大理石 | 块状 | 块状 | 粉末状 | 粉末状 |
n g盐酸(过量) | 稀盐酸 | 浓盐酸 | 稀盐酸 | 浓盐酸 |
C
C
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盐酸的浓度
盐酸的浓度
。V.丁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他想收集一瓶混有约
1
4
B
B
(填序号)完成实验,收集好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80%
80%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照1
5

VI.戊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如图3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坐标图所示a、b、c.曲线
a
a
(填“a”“b”或“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答案】长颈漏斗;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B;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CO2+Ca(OH)2=H2O+CaCO3↓;C;盐酸的浓度;B;80%;a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79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发生装置应选用发布:2024/12/8 10:30:2组卷:50引用:4难度:0.5 -
2.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已知常温下CO2滩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利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可以收集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将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发布:2024/12/25 15: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
3.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C中试剂X应该选用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3)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2。
①检验装置D中C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
(4)取2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4mL蒸馏水稀释,向其中缓慢通入足量CO2。测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如图-3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阅资料】
材料一: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材料二: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材料三:Ca( OH)2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Ca2+和OH-。
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Ca( HCO3)2,Ca( HCO3)2在水中能完全解离出Ca2+和。HCO-3
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发布:2024/12/25 13:0:1组卷:830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