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单质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SO4+Fe=Cu+FeSO4CuSO4+Fe=Cu+FeSO4,该反应属于 置换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将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后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制得锌后“冷定毁罐取出”。以下是模拟该过程的流程图。

资料卡片:①碳酸锌高温分解的反应原理与碳酸钙相似; ②锌的熔点419℃,沸点907℃。 |
物理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炉甘石粉碎的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反应区内碳酸锌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 ZnO+CO2↑
高温
ZnCO3 ZnO+CO2↑
。高温
③冷凝区中将气态锌转化成液态锌,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是
419℃~907℃之间
419℃~907℃之间
。【答案】单质;CuSO4+Fe=Cu+FeSO4;置换;物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ZnCO3 ZnO+CO2↑;419℃~907℃之间
高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8 8:51:19组卷:150引用:1难度:0.9
相似题
-
1.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等条件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硫酸亚铁,主要流程如图(“…”表示省略的部分流程):
有以下说法:(1)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过滤;(2)试剂b只能是铁粉;(3)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4)试剂a是稀硫酸;(5)铁元素在整个流程中都以Fe2+存在.
其中错误的是( )发布:2024/12/19 8:0:1组卷:181引用:2难度:0.7 -
2.钛合金有良好的耐热强度、低温韧性。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
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含TiO2)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25 11:30:2组卷:378引用:4难度:0.8 -
3.高铁列车车体使用了含镍不锈钢,火法炼镍的原理是2X+C
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温发布:2024/12/25 15:0:2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