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v=stv=st。
(2)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tAC=55s;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80.080.0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1616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快快(选填“慢”或“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小小(选填“大”或“小”)。
(5)聪明的小明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他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vv12v1-vvv12v1-v(用v、v1表示)。
(6)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儿园将要举办“亲子滑草”比赛,比赛须知如表格所示。如何赢得比赛呢?小明邀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专题项目研究,并制定参赛方案。
s
t
s
t
v
v
1
2
v
1
-
v
v
v
1
2
v
1
-
v
比赛须知 1.提供同样的双人滑草板。 2.任选一家庭成员与孩子参赛。 3.可任选一草坡,草坡高度一样,坡度不同。 4.到达坡低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成长幼儿园感谢您的参与! |
A、体重越大,用时越短;
B、斜坡越陡,用时越短。
②针对以上两个观点,大家讨论实验器材:需用木块和木板搭建斜面来模拟草坡,还需要一个木块当下滑的物体,用大块橡皮泥改变物重,联想到测速度实验,同学们觉得还需要一个金属片做挡板,用挡板的目的是
便于更准确测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
便于更准确测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
。③请你从上述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并陈述你对参赛方案的建议。
答案一:选择“斜坡越陡,用时越短”的观点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a.
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b.
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
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
;c.
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测出同一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2
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测出同一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2
。参赛建议:
若t1>t2,选择较陡的滑草坡参赛,若t1=t2,任选一滑草坡参赛,若t1<t2,选择较缓的滑草坡参赛
若t1>t2,选择较陡的滑草坡参赛,若t1=t2,任选一滑草坡参赛,若t1<t2,选择较缓的滑草坡参赛
。答案二:选择“体重越大,用时越短”的观点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a.
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b.
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
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
;c.
将大块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块尾部,重复上一实验步骤,测出木块下滑所用时间t2
将大块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块尾部,重复上一实验步骤,测出木块下滑所用时间t2
。参赛建议:
若t1<t2,选择体重较轻的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任选一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选择体重较重的人和妹妹参赛
若t1<t2,选择体重较轻的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任选一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选择体重较重的人和妹妹参赛
。【答案】v=;5;80.0;16;快;小;;便于更准确测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测出同一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2;若t1>t2,选择较陡的滑草坡参赛,若t1=t2,任选一滑草坡参赛,若t1<t2,选择较缓的滑草坡参赛;用一木块和木板搭一个斜面,将挡板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停表测出另一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挡板所用时间t1;将大块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块尾部,重复上一实验步骤,测出木块下滑所用时间t2;若t1<t2,选择体重较轻的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任选一人和妹妹参赛,若t1>t2,选择体重较重的人和妹妹参赛
s
t
v
v
1
2
v
1
-
v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4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小敏同学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实验。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小车经过间距均为40.0cm的A、B、C、D四个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由A到D运动时,若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则测得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小时间误差的是 。
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
D.用更精密的计时设备代替电子停表。发布:2024/10/4 3: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小丽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她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B为中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有关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0/13 11:0:2组卷:29引用:1难度:0.6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发布:2024/11/1 21:0:3组卷:722引用:8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