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1)图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2)在南太平洋海区标注箭头表示大洋环流,说明图中M洋流的名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M洋流有何变化?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3)发生厄尔尼诺期间,秘鲁渔场渔业生产受到怎样影响?分析其原因。
【答案】(1)A地到B地的航线沿较高纬度航行。利: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航程较短。弊:风浪较大,冬季多大雾,不利于航行。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利:顺着洋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弊:航程相对较长。
(2)逆时针方向。南赤道暖流。M洋流将减弱。原因: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太平洋南赤道暖流减弱。

(3)渔业减产。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
(2)逆时针方向。南赤道暖流。M洋流将减弱。原因: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太平洋南赤道暖流减弱。

(3)渔业减产。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