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其一)
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①,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②。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注】①谢雨:旱后喜雨,设祭谢神。②睢盱 (suī xū):喜悦高兴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聚睢盱”写出了聚观“谢雨”仪式时老人孩子的喜悦之情,侧面衬托了“谢雨”场面的热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B.前三句写景写人,“红日”“绿树”“黄童”“白叟”色彩鲜明,动景、静景巧妙结合,人与景完美融合,构思精巧。
C.第五句诗人描写了一幅“猿猱”在鼓声中与人共欢、其乐融融的风情画画,充满趣味,生动活泼,带有鲜明的乡野色彩。
D.末句在写法上“由实转虚”,诗人想象参加活动的人们回去后将见闻盛况说给采桑姑听的情形,笔法新奇,妙趣横生。
(2)结合全词内容,试分析作者的丰富情感。
【答案】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31 20: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田家三首(其三)
柳宗元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①。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②与粥。[注]①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②饘(zhān):稠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用“古道”“古城”“蒺藜”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画卷。
B.“被”字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
C.“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风物,陶渊明《归园田居》也以它描写田园生活。
D.“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景中。
(2)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发布:2025/1/1 3:0:1组卷:75引用:7难度:0.5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①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回车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注释:①汩:搅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清晨的叩门声中发端,诗人衣裳还来不及穿好就去开门,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
B.请问来者是谁,是农人提着壶远道来探望我,诗人有感于田父的好心肠,产生了与时相违之叹。
C.人仕做官确实可以学习,但违逆自己初心就会走入迷途,诗人态度非常坚决,我的车不能回转。
D.本诗的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体现陶诗典型风格。
(2)《屈原列传》中屈原、渔夫问答的内容,与苏轼的《赤壁赋》主客问答的形式相近,本诗也设为问答方式,请解析这样写的作用。发布:2025/1/1 3:0:1组卷:39引用:10难度:0.5 -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
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在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农耕者、闲居者多在忙碌。
B.“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
C.“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二句,“知者谁”问后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D.结尾两句写诗人远离了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也照应了题目“归田”二字。
(2)有评论认为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对此四句作简要赏析。发布:2025/1/1 3:0:1组卷:3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