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及课文所学内容,写一段关于苏武的人物点评,要求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论述,观点鲜明,逻辑合理,不少于80字。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有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考点】议论类.
【答案】角度一:苏武是一位坚守气节、矢志不渝的贤大夫。他出使匈奴,为了不辱使命,宁肯杀身成仁;他滞留匈奴十九年,心系大汉王朝,即使牧羊北海,也一心等待汉朝的使者,等待归乡的机会。
角度二:苏武是一位历尽磨难、顽强生存的勇者。他牧羊北海边的十几年,不仅经受了恶劣环境给他的巨大考验——渴饮雪,饥吞毡,而且承受住了孤独生活对他的煎熬摧残——白发娘,望儿归。
角度三:苏武是一位忠君爱国、名垂青史的贤者。出使匈奴,被虞常事变牵连,他引刀自刺,也不肯屈节辱命;李陵劝降,历数汉武帝无德残暴之举,他不为所动,表示愿意肝脑涂地来报效朝廷。
角度四:苏武是一位思念亲人、心系家乡的孝子贤夫。在那冰天雪地里,穷困愁苦十九年。多少个不眠之夜,陪伴他的只有塞上胡笳。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角度二:苏武是一位历尽磨难、顽强生存的勇者。他牧羊北海边的十几年,不仅经受了恶劣环境给他的巨大考验——渴饮雪,饥吞毡,而且承受住了孤独生活对他的煎熬摧残——白发娘,望儿归。
角度三:苏武是一位忠君爱国、名垂青史的贤者。出使匈奴,被虞常事变牵连,他引刀自刺,也不肯屈节辱命;李陵劝降,历数汉武帝无德残暴之举,他不为所动,表示愿意肝脑涂地来报效朝廷。
角度四:苏武是一位思念亲人、心系家乡的孝子贤夫。在那冰天雪地里,穷困愁苦十九年。多少个不眠之夜,陪伴他的只有塞上胡笳。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我国2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发布:2024/12/17 15:30:2组卷:17引用:15难度:0.7 -
2.年级很多同学在初读《乡土中国》这一学术著作时,抱怨“没意思”者有之,苦恼“怎么读”者有之,困惑“读这个有什么用”者亦有之……请你针对以上提及的某一个阅读问题,写一段话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要求:结合书中内容,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发布:2024/12/6 23:30:1组卷:28引用:2难度:0.3 -
3.微写作。
在某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的孩子认为自己“听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发布:2024/12/31 23:0:1组卷:22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