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某校初三(1)班同学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帮忙解决问题。
(延续文化血脉)
《典籍里的中国》是2021年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聚焦中华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如《道德经》《论语》《本草纲目》等),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穿越古今,对话先贤。节目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和情感,让人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
(1)《典籍里的中国》大型文化类节目受到大众的追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请你简要分析中华文化的价值有哪些体现?
(助力美丽中国)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包括青海、陕西、江苏等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因而限产、限电就成了我们完成碳中和目标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限电限产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短期的不便,但是长期来看,它将是造福我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走绿色发展道路,请你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分别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实现民族复兴)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3)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什么样的中国道路、弘扬什么样的中国精神、凝聚什么样的中国力量?请你为国家实现宏伟目标再列举几个措施。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案】(1)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④中华文化具有创造力和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国家: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个人: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增强环保意识。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五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4)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立志成才;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等道德品质,养成自觉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⑦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⑧增强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和家乡建设,为国家和家乡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等。
(2)国家: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个人: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增强环保意识。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五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4)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立志成才;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等道德品质,养成自觉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⑦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⑧增强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和家乡建设,为国家和家乡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