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类型,理由是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2)经过多年演替,该地区的群落与之前人类耕种时的有了显著差异,区分它们的重要特征是 物种组成(及外貌、结构)物种组成(及外貌、结构)。
(3)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在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这就是该物种的生态位。据研究发现,两个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其种间竞争更激烈,原因是 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
(4)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5)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能演替到何阶段,主要受 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至少举出3点)等因素的影响。
【考点】群落演替的类型.
【答案】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物种组成(及外貌、结构);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