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Ⅰ.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大量繁殖红豆杉细胞,从中提取细胞分泌的抗癌药物——紫杉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C。
A.采用茎尖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容易获得抗病毒植株
B.通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遗传物质改变的新品种
C.愈伤组织细胞是不定形薄壁组织团块
D.该过程需要选择适当的分化培养基,在适宜光照下培育出红豆杉幼苗
Ⅱ.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C。
A.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是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
B.细胞工程的目的是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
C.动物细胞工程常用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体外受精等
D.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基本技术
Ⅲ.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图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D。

A.重组细胞C的获得利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产生移植所需的组织器官
C.获得的重组细胞C中遗传物质来自个体A和B
D.个体A的卵(母)细胞可用成纤维细胞替代
Ⅳ.盐分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獐茅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INHX基因)培育转基因耐盐马铃薯。
(1)通常从獐茅的 基因文库基因文库中获取AINHX基因用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是 限制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限制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为保证目的基因在马铃薯根细胞中能够正常表达,运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 启动子启动子。
(3)马铃薯的转化过程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了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具有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的特点。
(4)为探究目的基因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转录成 cDNA(互补DNA)cDNA(互补DNA),再利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基因扩增时需要先根据 目的基因(AINHX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目的基因(AINHX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若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 目的基因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目的基因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
(5)为证明转基因马铃薯获得了耐盐性,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转入 高浓度NaCl高浓度NaCl溶液中培养,30天后观察植株生长情况。
【答案】C;C;D;基因文库;限制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启动子;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DNA(互补DNA);目的基因(AINHX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目的基因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高浓度NaCl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发布:2024/12/31 4:0:1组卷:41引用:8难度:0.7 -
2.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5引用:2难度:0.9 -
3.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发布:2024/12/31 3:30:1组卷:41引用:1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