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沙最多的国家,并为世界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经验。某沙地植被发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流动沙地→②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③半固定沙地油蒿十白沙蒿群落→④固定沙地油蒿群落→⑤固定沙地油蒿十本氏针茅+苔藓群落→⑥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⑦迅速沙化。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两种方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 偏小偏小(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2)从群落角度分析,荒漠化过程实质上是 群落(次生)演替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通过治理,沙漠变为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 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油蒿根系发达、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据此判断,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 ⑤⑤阶段适度干预治理。
(4)荒漠化土地适合甘草等抗旱植物生长,这些植物能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治沙改土效果,这体现了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 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群落演替的类型.
【答案】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偏小;群落(次生)演替;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⑤;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