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荒漠化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沙最多的国家,并为世界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经验。某沙地植被发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流动沙地→②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③半固定沙地油蒿十白沙蒿群落→④固定沙地油蒿群落→⑤固定沙地油蒿十本氏针茅+苔藓群落→⑥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⑦迅速沙化。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
。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两种方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2)从群落角度分析,荒漠化过程实质上是
群落(次生)演替
群落(次生)演替
的过程,通过治理,沙漠变为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
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油蒿根系发达、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据此判断,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
阶段适度干预治理。
(4)荒漠化土地适合甘草等抗旱植物生长,这些植物能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治沙改土效果,这体现了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
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答案】物种组成(或物种丰富度);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偏小;群落(次生)演替;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⑤;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5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9 1:30:1组卷:5引用:4难度:0.7
  •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8 15:0:1组卷:2引用:3难度:0.7
  • 3.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研究土壤小动物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8 23:30:5组卷:17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