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几年,网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不少学校通过会议软件、直播平台等开展教学活动。而以“网课爆破”为代表的网络暴力也开始入侵在线课堂,不少师生深受其扰。
材料一:“网课爆破”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以恶意入侵网络深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发送骚扰信息,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为表现形式.场“网课爆破”,往往有几位乃至十几位参与者。他们通过群聊组织发起一场场“爆破”,甚至在群里分享“战况”。“爆破”人数多,且具有随机性、匿名性特点,一旦入侵在线课堂,很难及时制止,往往不得不提前结束网课来终止过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可能成为被攻击对象,身心也会遭到巨大伤害。
材料二:为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2022年11月2日,中央网信办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在依法从严处置处罚方面,要求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网课爆破”行为的危害。
(2)有同学认为,“网课爆破”就是简单的恶作剧,参与“网课爆破”是个人的权利。结合材料二,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评析这位同学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谈谈如何避免“网课爆破”?
【答案】(1)①“网课爆破”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涉嫌侵犯学生受教育权,师生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③公民行使权利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网课爆破”行为破坏网上教学秩序,侵犯了师生的合法权利,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督和治理力度,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各方共同努力维护网络课堂安全。
(2)观点错误。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老师,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应该理解老师的辛苦。
(3)①学生要提高道德和法律观念,依法自律,合理使用网络,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②教师在发现“网课爆破”行为,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学校领导,对存在“网课爆破”行为的学生加以严厉处分和教育;③网站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经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④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律规,完善法律体现,为打击“网课爆破”行为提供法律保障等。
(2)观点错误。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老师,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应该理解老师的辛苦。
(3)①学生要提高道德和法律观念,依法自律,合理使用网络,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②教师在发现“网课爆破”行为,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学校领导,对存在“网课爆破”行为的学生加以严厉处分和教育;③网站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经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④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律规,完善法律体现,为打击“网课爆破”行为提供法律保障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2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这表明( )
①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③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2.回望中国的法治进程,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之治”,这体现了我国( )
①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
②坚持依法行政,彻底消除腐败
③坚持厉行法治,营造法治环境
④法治优于德治,保证公平正义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引用:5难度:0.7 -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这句话强调了(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