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梦 天
李 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老兔寒蟾:古代传说,月宫里住着玉兔和寒蟾。②鸾佩: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③黄尘清水:即黄尘变成了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④三山:指传说中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三山下”即指东海。⑤齐州:即中国。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C

A.“老兔寒蟾”句中的兔和蟾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这句表现了秋月初出,普照大地,自然界光影和谐的空寂之景。
B.“玉轮”一句指所乘车轮为冷露所沾湿,已是黎明时分了。
C.“桂香陌”指月宫里的大路,因为传说月宫里有桂树,所以一路上桂子飘香。
D.“遥望齐州”二句是指齐州有九座岛屿,在茫茫大海中宛如九点烟尘。
(2)请简要写出本诗的内容及写作特色。(开放性试题。)
(3)《梦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异同?(开放性试题。)

【答案】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宋代杰出诗人。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被贬陈留的陈与义,也成了逃亡的难民。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②三年多难: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诗歌尾联说“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请联系全诗,说说造成作者“悲”的原因。

    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2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阴雨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注】①元和十四年(8]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印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张,又喜卧北窗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1:30:1组卷:16引用:9难度:0.6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折杨柳
    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女子用折杨柳来送别远行人,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B.三、四句写一枝杨柳虽不贵重,但它代表了家乡的整个春天,所以应当珍重。
    C.七、八句写行人将远戍边疆,作客他乡,容颜渐老,其内心的愁苦更胜送别人。
    D.此诗首尾圆合,饱含情韵,由折杨柳生发的离情别绪,层层深入,情真意切。
    (2)诗歌是如何借眼前之景抒离情之苦的?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3:30:1组卷:23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