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研究小组为了从纤维素分解菌中获取纤维素酶,以便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酿酒工业的原料,设计了如图操作流程分离提取较纯的纤维素分解菌。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挑选菌落
(1)②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的培养基该如何设计?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④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 刚果红刚果红染料,会形成红色复合物。
(2)图甲所示接种方法常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对其通常用 灼烧灭菌灼烧灭菌法灭菌。
(3)若选择培养后预估锥形瓶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鉴别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锥形瓶中的菌液稀释 104104倍。在鉴别培养基中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是: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盐、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盐、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
(4)图乙中出现的无透明带的菌落,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自养型自养型。
(5)流程图中步骤⑤的操作中,应挑选产生了 透明圈透明圈的菌落。
【答案】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刚果红;灼烧灭菌;104;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盐、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稳定;自养型;透明圈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原油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事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以微生物为主导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原油污染的有效方法。研究人员从青藏高原班戈桥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细菌(BGQ-6),该菌对原油的总降解率为74.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8 18:0:1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2.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称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现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甲为平板划线法,乙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0 2:30:1组卷:39引用:6难度:0.7 -
3.我国科学家从北极分离、鉴定出了一种耐冷细菌,过程如下:①接种在人造海水中,15℃条件下振荡培养3小时;②梯度稀释后将样品涂布在TYS培养基中(0.5%胰蛋白胨、0.1%酵母提取物、1.5%琼脂),15℃条件下培养7天;③挑取生长的菌落,进行划线,15℃条件下培养后选择不同形态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培养、鉴定和保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2:0:1组卷:42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