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为家庭弱势群体撑起了一把法律“保护伞”。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资格;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发现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未报案将担责。
材料二: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该《报告》指出,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然而,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材料三:“醉驾入刑”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200多万件,但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较法律实施前5年大幅下降,“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也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
(2)结合材料二分析,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3)结合材料三分析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4)某校准备以“法治”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问学校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开展活动?(列举两种方式)
【答案】(1)“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资格”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发现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未报案将担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合理使用网络,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发挥所长、避其所短;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修养等。
(3)“交通事故大幅下降”,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既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4)法治报告会、法治专题演讲比赛、法治征文等。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合理使用网络,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发挥所长、避其所短;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修养等。
(3)“交通事故大幅下降”,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既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4)法治报告会、法治专题演讲比赛、法治征文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2021年7月25日,按照中央网信办、北京市委网信办的统一部署,为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暑期上网环境,360集团启动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这表明规范网络环境需要( )
发布:2025/1/4 6:0:3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2.根据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选项 生活场景 保护领域 ① 设立少年法庭,对案件信息进行隐私保护 社会保护 ② 国家规定,中小学周边不得设置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司法保护 ③ 妈妈阻止了小勇和伙伴单独去登山,并承诺陪他们一块去 家庭保护 ④ 临沂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校保护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72引用:2难度:0.9 -
3.如图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跟妈妈学包饺子 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封存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