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由于过度家畜养殖导致有机污染物积累,村中水质恶化,产生水华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合理引入蚯蚓养殖,经过生态治理,环境逐渐好转,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产生水华现象,这说明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而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3)若该农村有机垃圾中有10'0kJ能量,引入蚯蚓后,蚯蚓利用了109kJ能量,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不能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4)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 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任写出2点即可)。
【答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不能;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0:2组卷:154引用:28难度:0.7 -
2.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
(1)丰富度是指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
(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
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64引用:4难度:0.7 -
3.植食性动物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存在食入量,未食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有机物质积累量、呼吸代谢消耗量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6 0:30:1组卷:11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