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山上的小太阳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前进的队伍的速度有些迟缓了。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的队伍带来了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在唱着、跳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这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了,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①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开心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已经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许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路边坐着一位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你醒醒,你快醒醒……”而这位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我冷,我冷,我好冷…③“小太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身上的红毛衣,披在了战士身上。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只是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了这位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着,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才15岁。
(1)短文画“ ”的部分的作用是 突出了当时的环境恶劣,衬托出红军过雪山时的艰难,为下文“小太阳”死亡作了铺垫突出了当时的环境恶劣,衬托出红军过雪山时的艰难,为下文“小太阳”死亡作了铺垫。
(2)品读人物细节,感受人物品质。读句①,我感受到了“小太阳”的 BB;读句②,我感受到了“小太阳”的 CC;读句③,我感受到了“小太阳”的 AA。
A.舍己为人
B.乐观开朗
C.关爱战友
(3)从短文第四自然段的“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 悲痛悲痛。此时大家心里可能在想:“小太阳”你的离开带走了队伍里的欢笑和温暖。虽然你离开了,但你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将永留于世“小太阳”你的离开带走了队伍里的欢笑和温暖。虽然你离开了,但你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将永留于世。
(4)下列对“小太阳”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B。
A.“小太阳”的“小”是指她年纪小,只有15岁
B.卫生员被称为“小太阳”,只是因为她总穿着一件红毛衣,红艳艳的
C.“小太阳”不仅是大家对卫生员的称呼,也是她美好品质的象征
D.“小太阳”一点儿也不“小”,因为她身上具有伟大的精神
【考点】说明文.
【答案】突出了当时的环境恶劣,衬托出红军过雪山时的艰难,为下文“小太阳”死亡作了铺垫;B;C;A;悲痛;“小太阳”你的离开带走了队伍里的欢笑和温暖。虽然你离开了,但你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将永留于世;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5 8:41:4组卷:2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2)䲟鱼的体型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发布:2025/3/13 8:0:2组卷:67引用:3难度:0.5 -
2.阅读。
泉州大桥 泉州大桥是福建省最长的城市公路大桥。从远处眺望。它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横跨大江两岸。
来到桥头,只见两旁各矗立着两座六角亭子,古色古香。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泉州大桥”四个金字。桥面宽六十米,比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还要宽。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络绎不绝,人们川流不息。大桥两旁的栏杆精巧别致。每根栏杆上,间隔装上含苞欲放的莲花和形态逼真的青石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睁眼远望;有的毛发皆竖,跃跃欲跳;有的口含石珠;有的侧耳倾听……这些狮子,不正象征着“东方睡狮”已经苏醒,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上吗?
桥下流水哗哗,我仿佛听到大桥上人民在前进的脚步声;我仿佛看到建桥工人的雄姿。多少个日子,他们顶酷暑,冒严寒;多少个日子,他们战洪水,抗台风;多少个日子,他们放弃休息,日夜苦战。
宏伟的泉州大桥,是泉州人民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的结晶。
(1)从段文中找出下面相符合的词
①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②裹着花蕾,等待开放。
③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泉州大桥的三个特点是:
(3)作者的观察点是先
(4)用“﹏﹏”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用
(5)用“
(6)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56引用:1难度:0.5 -
3.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发布:2025/3/13 8:0:2组卷:53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