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的严重缺乏一直是困扰需要器官移植患者的问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出了猴鼠嵌合体—“猴鼠”,期待成果可用于人体角膜等器官的移植。根据科研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在无菌、无毒的环境条件下操作,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目的是 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积累物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积累物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2)实验中③和④要同时注射激素在操作上称为 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处理,受精的标志是 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
(3)囊胚已出现细胞分化,应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 内细胞团内细胞团部位,才能伴随其发育成某种组织。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对图中囊胚进行 胚胎分割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是体视显微镜和 显微操作仪显微操作仪。
【答案】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积累物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同期发情处理;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内细胞团;胚胎分割;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显微操作仪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