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弘法——护佑美好生活
法治,国之重器!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某校九年级学生将课堂延展到社会,开展社会调查。
【良法善治】
治理措施 措施依据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示例: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近期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旗帜鲜明向垄断、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劣行亮剑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中央网信办公布《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指出:规范明星广告代言;加大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加强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努力使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努力使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1)参考示例,请从法治的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治理措施的依据。
【文明相伴】
在探寻过程中,同学们也发现了诸如随地吐痰、翻越栏杆、遛狗不牵绳、噪音扰民等道德失范行为。文明,既浸润于道德的灌溉,也植根于法治的土壤。对于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的约束,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2)“文明,既浸润于道德的灌溉,也植根于法治的土壤”,这对国家和社会治理带来怎样的启示?
(3)请针对“文明相伴”的内容,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简要概括文明市民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答案】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努力使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发布:2024/12/27 21:0:2组卷:25引用:4难度:0.5
  • 2.2023年春节热播剧《狂飙》聚焦现实题材,着力展现我国有伞必破、有网必破,高扬利剑直指黑暗,致力于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人们平安。此剧告诉我们,打击黑恶势力能(  )
    ①杜绝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②增强人们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③不断强化了民众的立法权
    ④警示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6引用:3难度:0.7
  • 3.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发布:2024/12/27 19:0:1组卷:17引用:2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