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新时代新征程这个首要任务进行重点部署。
【成就篇】

(1)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上述两幅图表中的经济信息。
【感悟篇】
十年来,江苏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答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仍有不少困难;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需持续用力……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材料中所面临的问题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行动篇】
在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流中,来自江苏淮安的张大冬代表提出,要让地方教育资源赋能青少年学生思政教育,建议围绕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思政教育教材,将地方教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地方教育资源助力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
(3)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水城,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某校准备在暑假期间组织“探寻淮安市古色、红色、绿色文化”的学科融合研学活动,请你就淮安市的“古色”“红色”文化各提供一个参观体验建议地点并作简单介绍。
【答案】(1)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快科技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健全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监督权力运行,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古色:淮安府署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历史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红色: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快科技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健全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监督权力运行,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古色:淮安府署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历史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红色: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实践探究组围绕“聚焦民生,爱我陕西”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读报告,解疑问
陕西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省生产总值跃上新台阶,预计将超过3.2万亿元。未来5年要努力实现全域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补齐短板破解制约。小秦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补齐短板破解制约?”为此,他搜集了以下资料。从人群看,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仍然偏低,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尤为迫切。
从区域看,主要是关中、陕北、陕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从领域看,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明显,重点城市空气治理改善不佳。
活动二:晒“账本”,看民生
以下是2022-2023年某市政府“账本”的部分内容。政府过“紧日子”
◆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及一般性支出40.6亿元。
◆审减节约各类项目资金149.6亿元。
◆市区及各部门累计新设332项支出定额标准。
◆2022年实现节支269亿元。
◆2023年继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市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6.73亿元,下降5%。百姓过“稳日子”
◆扶持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费超160亿元,受益群众130万人。
◆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的全市32项重要民生实事等顺利实施。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1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9.3万套。◆新增中小学学位3.6万个,新增26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
如图是西安市2023年市级支出与保障重点的一些相关预算。
(3)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支出与保障重点的首位?发布:2024/10/24 15:0:1组卷:2引用:1难度:0.4 -
2.时政探究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为了解相关情况,赵磊同学搜集到两组数据,制作了如图:
(1)从上述材料中,赵磊可以获得怎样的结论?获得该结论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小红对此目标的达成充满信心。
(2)结合图1和材料一,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回答,小红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3引用:1难度:0.3 -
3.【共建大美陕西】
回望2016年,成绩亮点纷呈,我们要为陕西发展点赞!2017年作为改革关键年,定要“气可鼓而不可泄”!小秦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相关的材料收集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2016年陕西省生产总值达1.9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8400元和940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7.5%和8.2%,2015年陕西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
(1)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以上材料所表达的信息,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对上述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温馨提示:请别忘记表格的标题哦!)
(2)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材料二:201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9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6%,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3)陕西省经济的增长得益于哪些措施?小秦做出了以下答案: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材料三: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7年陕西省要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严格脱贫攻坚考核和评估,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年内实现88.5万贫困人口脱贫、13个贫困县摘帽。全省人民要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努力奋斗!
(4)我们对于陕西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请简要分析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哪里?(两点即可)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0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