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乡愁》,回答问题。
(1)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本诗中,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首诗的结构形式体现出既统一又变化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采用时间顺序,以情感为线索。
(2)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感情进行了物化,把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具体可感的对象上,形成诗的意象,从而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
(3)统一,即结构的相对匀称。全诗四小节,节与节之间比较整齐,每节之间的句子相对和谐对称;变化,即长短句,诗句字数进行变化调节,所以在整体的匀称中又有参差错落之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ㅤㅤ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ㅤㅤ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ㅤㅤ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ㅤㅤ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ㅤㅤ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ㅤㅤ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啊,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ㅤㅤ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啊,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ㅤㅤ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ㅤㅤ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1)通读全诗,说说周总理到底在哪里,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
    (2)诗中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最终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3)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选文中运用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各举一例并阐述其妙处。
    (4)本文首尾两节通过相互呼应的“问”与“答”的方式,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4引用:4难度:0.5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配颜恨
    或是如霜雪却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bì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不得把它打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霜雪
    躲bì
     

    (2)仿照画波浪线语句,再写两句小诗。
    (3)以上文段选自《艾青诗选》,艾青原名
     
    ,是中国
     
    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了镜子怎样的形象?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飚,飞飚,飞飚,--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飚,飞飚,飞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飚,飞飚,飞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怎样理解诗中反复出现的“飞飚,飞飚,飞飚,--”?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热切渴望,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B.诗中的“雪花”具有自由和执着的特点。
    C.雪花“飞飚,飞飚,飞飚”,坚定、欢快,是诗人现实生活的写照。
    D.诗中的“雪花”形象其实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