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
(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请写出该过程的特点
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
起始条件
起始条件
划分的。若演替过程中有人力参与,则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
方向
方向
速度
速度

(2)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油松和刺槐
油松和刺槐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阳光
阳光

(3)在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在地上和地下均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被称为群落的
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
。处于林下层的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有
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次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起始条件;方向;速度;油松和刺槐;阳光;垂直结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某科研小组对玉米地进行了研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31引用:19难度:0.9
  • 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