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
种名 | 山桃 | 丁香 | 油松 | 刺槐 |
山桃 | 1 | |||
丁香 | 0.124 | 1 | ||
油松 | 0.125 | 0.834 | 1 | |
刺槐 | 0.148 | 0.761 | 0.884 | 1 |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
(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请写出该过程的特点 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 起始条件
起始条件
划分的。若演替过程中有人力参与,则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 方向
方向
和 速度
速度
。(2)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油松和刺槐
油松和刺槐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阳光
阳光
。(3)在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在地上和地下均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被称为群落的
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
。处于林下层的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有 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写出两点即可)。【答案】次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起始条件;方向;速度;油松和刺槐;阳光;垂直结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