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608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612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45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昆明的雨(选段)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②我想念昆明的雨。
          ③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④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⑤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⑥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⑦我想念昆明的雨。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第②段和第⑦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3)《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发布:2024/9/21 7:0:8组卷:7引用:4难度:0.7
  • 145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慢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化阅读已渐渐成为人们新的阅读习惯;音像制品成为国民阅读新热点;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电子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阅读已从以前的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的学习型阅读向以生活、娱乐需要为主的休闲型阅读转变。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定制式阅读、联通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手机阅读和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各地书店居排行榜前列的大多是通俗读物等现象,都证明了人们浏览式的浅阅读特征。
          材料二
          加拿大的一位学者约翰•米德马出版了一本书,叫作《慢阅读》。他认为,慢阅读,并不是主张一切东西都应该慢慢读,而是提倡一种观念。慢阅读的目标是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
          材料三
    “开卷有益”这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其实开卷未必有益。有时候,经典的东西很生涩,浅薄的东西很甜腻。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就是:好书慢慢读。就像那些快餐一样慢慢吃是非常滑稽的。本来是一根干树枝,你非要像嚼甘蔗一样,妄图榨出一点有味道的汁液来,那是荒唐可笑的。如果是好东西,你不慢慢品,那就是一种很不道德的浪费。
          林赛•沃特斯在《高等教育纪事》一文中,大声呼吁“阅读革命”:“背诵是我们失去的重要的东西之追求速度是全球阅读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速度成了评判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他看来,快读的追求,实际上反映出我们今天的阅读更具功利性和目的性。不同的知识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乐趣和价值。阅读的快乐,并不是娱乐的快乐,或者说娱乐才产生的快乐。浅阅读的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幽默的东西也是我们需要的,娱乐化的东西也是我们需要的,但不可泛滥,否则,我们的审美能力就会下降。
          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说:“现代人对阅读要心存尊敬。文字阅读的快乐是不能替代的。阅读需要想力,书应该慢慢读,需要用心去感受。现代人恰恰对感受毫无耐心,往往只关心结果。”
    (1)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定制式阅读、联通式阅读、跳跃式阅读都是“快阅读”,也是一种“浅阅读”。
    B.慢阅读,并不主张一切东西都应该慢慢读,娱乐性的东西慢慢显得很可笑。
    C.快阅读使人们丧失了读书过程中丰富的感受性,往往只关心结果造成审美能力下降。
    D.慢阅读不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因此要大加提倡。
    (2)“快阅读”盛行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列举。
    (3)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就“如何阅读名著”简单地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9/21 7:0:8组卷:13引用:2难度:0.3
  • 145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21 7:0:8组卷:94引用:4难度:0.8
  • 1454.古诗文默写。
    (1)《三峡》一文文末引用的渔歌渲染了三峡秋天凄清孤寂的气氛,这两句歌词是: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开门见山写山水之美的两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把月光描绘得精妙且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是:
     
     
    ,盖竹柏影也。
    (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语句是:
     
     

    发布:2024/9/21 6:0:10组卷:91引用:2难度:0.9
  • 145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 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 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利:①
     
    ;②
     

    弊:①
     
    ;②
     

    (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发布:2024/9/21 6:0:10组卷:212引用:10难度:0.5
  • 145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健康组织统计过,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约6800多亿元人民币。保守估计到2020年近视人口达7亿左右,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人员将面临大缺口,直接威胁我国可发展以及国家安全,西宁市2015年初中入学视力普受检35016人,视力不良率为62.26%,其中九成以上是近视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佩戴眼镜后,参与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例会下降,可能伴随着身体素质降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恶病率超过70%,并年增加我国近视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专家认为,近视成为“国病”,显然也是“国忧”。
    (1)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运用数据介绍近视的危害之大
    B.从经济亏损的角度分析治疗近视的投入
    C.青海西宁市初中生近视问题在全国最重
    D.国家未来的发展取决中学生视力的好坏
    (2)根据你的理解填空,“近视”将导致:
     

     

     

    (3)预防“近视”,针对中学生你的主要建议是
     

     

    发布:2024/9/21 6:0:10组卷:36引用:5难度:0.8
  • 145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儿忽然一把搂住我的脖子。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妈妈不是。”
    “你骗人,你会做那么多好吃的,怎么不是仙女呢?”
    “那如果我是仙女呢?”
    “如果你是仙女,就要教我仙法哦!”
    (改编自张晓风《母亲的羽衣》)      阅读上面的对话,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发布:2024/9/21 5:0:8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145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21 5:0:8组卷:100引用:2难度:0.7
  • 1459.请将下面这首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发布:2024/9/21 5:0:8组卷:5引用:2难度:0.8
  • 146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a)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b)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c)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d)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文中a,b,c,d四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
    A.弯
    B.抓
    C.缩
    D.侧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一句中的“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简要分析。
    (4)“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过头”中感受到了什么。

    发布:2024/9/21 4:0:8组卷:9引用:2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