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608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612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481.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发布:2024/9/21 2:0:8组卷:187引用:9难度:0.91482.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不凝视,你什么也看不见,这个世界对你来说等于零。你必须耐心地目不转睛地凝视,才能有所发现,奇迹才会发生。
凝视中国石拱桥,我们发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凝视《清明上河图》,我们放飞对古代生活的想象;凝视小小的蝉,我们感悟人生……
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发布:2024/9/21 2:0:8组卷:24引用:2难度:0.7148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福建某市马拉松参赛者参与方式图
【材料二】跑步也能很时尚
【材料三】
跑步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跑步是丰俭由人的运动,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乐趣感陡增。如现在流行的一系列健身+社交软件,让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为你点赞和欢呼。当然,朋友们也可成为你跑步的监督者。你持续分享的跑步记录,传播了一个时髦的、有趣的、自律的、阳光的形象。跑步和读书一样,绝不仅是身体的锻炼,而且是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洗礼和境界的提升,马拉松比赛中蕴含和浓缩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材料四】
那么马拉松赛为何在这几年迅速升温呢?在马拉松赛兴盛之前,个体的跑和小群体的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市民景观。在过去,跑步是非常态现象,是一种应急的实用行为。而现代市民的跑步,其实大多是对过剩能量的排泄。如果不将这些过剩能量挥霍在涌动的人群中,它就会变成一种隐伏的压迫。
我们常见胖子为了减轻体重而跑,也会见到一个人为了排遣某种情绪或压力而跑。一个人独跑,在能量排泄上可能是物质性的,可能是精神性的,也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可是如果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跑,跑出了快乐,跑出了存在感,就必然体现了能量排泄的双重含义,甚至可以说,精神的意义超过了物质的意义。一切狂欢性活动,都是人类对过剩的精神能量的挥霍。
城市人以狂欢形式来排泄过剩的精神能量,是以物质能量过剩为前提的。马拉松赛其实是一种狂欢机制,能够将两种过剩能量转化为一种可展示的虚拟商品,顺便也为商家带来了眼球经济,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品牌政绩。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跑步之所以在朋友圈流行,就在于其丰俭由人,仅仅需要双跑鞋就可以上路。
B.参加马拉松比赛可以帮助人们挥霍过剩能量,避免使之积蓄成一种隐伏的压迫。
C.一人独跑和多人共跑的区别是后者更能排泄精神能量且体现能量排泄的双重性。
D.马拉松赛是一种狂欢机制,既为商家带来眼球经济,也给地方政府带来品牌政绩。
(2)【材料一】揭示了人们参赛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四】分析人们这样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图文,概括出跑步的好处和人们增强跑步趣味性的做法。发布:2024/9/21 1:0:8组卷:23引用:4难度:0.81484.天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无论道路多么曲折,信念一直都在;无论境遇怎样坎坷,亲情一直都在……请以“你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诗歌不少于16行;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发布:2024/9/21 1:0:8组卷:51引用:4难度:0.3148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21 1:0:8组卷:61引用:2难度:0.81486.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整,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鳞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③段中“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加点的词“往往”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4)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什么情感。发布:2024/9/21 1:0:8组卷:11引用:2难度:0.6148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删去不影响表意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21 1:0:8组卷:92引用:3难度:0.81488.下列句子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
②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③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
④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
⑤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发布:2024/9/21 1:0:8组卷:242引用:17难度:0.9148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心态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成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力,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和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你上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他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会AI控制人类吗?为什么?发布:2024/9/21 1:0:8组卷:142引用:9难度:0.51490.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
②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
③然而,就是我们住地的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
④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
⑤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发布:2024/9/21 1:0:8组卷:164引用:6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