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628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618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531.拓展阅读。
    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章利新  石莹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刺耳的防空警报13日上午响彻南京城上空。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此举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胸佩白花出席仪式。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
          77年前此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施以长达六周烧杀淫掠的暴行,至少30万平民罹难,制造了二战中的大惨案之一。
          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共同名义举行,所在地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下就是埋葬死难者尸骨的“万人坑”之一。
          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抽泣声依稀可闻。一分钟后,《安魂曲》响起,礼兵将8个巨大花圈安放于“灾难墙”前。接着,77名青少年朗读《和平宣言》。
          习近平和85岁的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及遇难者遗属、13岁的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自古是中国祭祀重器。古铜色的“国家公祭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公斤,底座重1213公斤,寓意2014年12月13日。
          大屠杀中,阮泽宇的先人被日军刺死。夏淑琴一家9口有7人遇难:祖父、外祖母和父亲被日本兵用枪打死,母亲和两个姐姐被轮奸后刺死,一岁的小妹被摔死。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2月通过立法,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77年后的公祭,被此间舆论认为非常必要。近年,日本右翼为历史翻案动作频仍,试图推翻二战后国际秩序。
          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前,中国重申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爱国主义成为凝聚13亿人建设强大国家的动力。
          习近平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以国家之名公祭,是为了让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大屠杀幸存者和遗属、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外国友人以及各界人士一万人参加公祭。
          大屠杀中对中国百姓施以援手的外国人的后人,以及《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也来到公祭现场。
          一些日本人也在公祭日来到南京。“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公祭,应该成为和平信号传递的新起点。”日本真宗大谷愿寺研究员山内小夜子说。
    (1)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温馨提示:概括每句话的要点。)
    (2)本文主体部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温馨提示:考查概括能力,和分段写段意类似。)
    (3)说说本则消息在材料组织上有何特点。(温馨提示:历史与现实的材料如何组织?)
    (4)说说最后几段为何提到众多参与公祭的人员。(温馨提示:从新闻的特点和新闻主题的角度去思考。)

    发布:2024/9/16 15:0:8组卷:28引用:3难度:0.5
  • 1532.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武永明
          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发布:2024/9/16 15:0:8组卷:284引用:5难度:0.6
  • 153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13吨,物资运输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运输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只保留结构受力部分,除去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每个连接框的质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质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比如,“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它拥有目前最高的有效载荷比例。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已完成对接工作,开展了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实(试)验。
    C.文段C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文段C画线句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2)请你为文段C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3)阅读文段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

    发布:2024/9/16 15:0:8组卷:18引用:2难度:0.9
  • 15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16 15:0:8组卷:119引用:2难度:0.8
  • 153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514引用:5难度:0.9
  • 1536.(片段仿写)请你运用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写一则身边的消息。(150字左右)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15引用:3难度:0.8
  • 153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ān发
     

    遗zhǔ
     

    jiàn树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130引用:3难度:0.9
  • 1538.《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内容清楚、层次井然、语言简洁。请参照课文,写一则本地消息。字数200字左右。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2引用:2难度:0.8
  • 1539.《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内美词、美句摘抄。
    (1)美词:
     

    (2)美句: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15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罐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因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在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2)选文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4/9/16 14:0:8组卷:48引用:3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