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635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737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287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76引用:17难度:0.52872.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6)文中由静景转入对动景描写的句子是
(7)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概述。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7引用:1难度:0.52873.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94引用:4难度:0.7287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②,丘陵舄卤③;东则川野沃润畴④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②山阜(fù)隐轸(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④畴:已耕作的田地。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印度之人 之: ②随地称国 国: ③北乃山阜隐轸 乃: ④西方土地硗确 方:
①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②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
(4)《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一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甲】
【乙】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2引用:1难度:0.7287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②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③此次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为393公里,2013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这是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较高,提高50公里后就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④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包括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变轨控制验证试验、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微生物控制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考核神舟飞船作为人员物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性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⑤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舟十号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比过去更强。
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1)根据选文第①段的内容,为10月17日的“新闻联播”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三十字)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选文③④⑤段的内容,概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有哪些新的重大进展。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3引用:7难度:0.52876.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1)请提取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0引用:2难度:0.7287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①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②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③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④近几年我更是频繁上山,对五台山的白杨树我情有独钟。
⑤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那一簇高高的白杨,深深地吸引着我。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生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高高的香炉,更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圣洁美丽。
⑥春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的是闪着油光、润含春雨的叶子,树杈里如筛子般透着光。夏日的白杨树碧翠蒇蕤,摇啊摇,毫不懈怠地逊给人们清爽。深秋的白杨树,没有千裂秋风的萧瑟,而像是遍山撒满了金子,铺天盖地。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翘首相送,送你的车倏然飞过去,道上的金子哗哗地随风翻卷,空中的叶子如蝴蝶般飞舞,一路欢歌,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⑦我为五台山的白杨树深深地陶醉。一座白塔,亿万片金色的叶子,把五台山装点得神圣无比,仿佛你来了就是好运就是吉兆,你离开时就将走向锦绣前程。
⑧如果你不亲临其境,何以能见到如此的繁华与铺张;如果你不亲临其地,静观其盛,怎知世道人心,一体相融,一脉相承。
⑨我用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授向深层,发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铺张,是把有眼的资源浪费殆尽,而大自然的铺张则是对众生的施与。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我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就会消融,我看世界的视角就会不一样。
⑩仰望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绽放的睡莲,芬芳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眼前的大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⑪是的,大自然,天地人心,多少的大美就在那里,心,打开了,就能够看得见。此刻,我的身心都是张开的在这里,一切入目的都有了别样的大美。
⑫我一个人,顺着一条峡谷,往远处行走。一条清静的河,河里白色的、灰色的、青色的石头,被水洗刷得细腻圆润,纹理可见,静候在那里。那是一层层的年轮,我的手抚摸着那石头,玉一般的清凉。哦,我是在这里抚摸着时光的沧桑。
⑬我走出了草木葱笼、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悄无声息地走,一个人,两个人,或是三四个人。而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他的肢体匍匐在大地上,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手中拿着相机,竟忘了把镜头对向他。似乎他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子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静默地看着他,生怕惊扰了什么,亵渎了什么。
⑭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们的朝拜,其实就是反观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而人们在探寻自己的时刻,就是向静、向善、向美朝拜的时刻。
⑮五台山,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张眼看天地大美;打开,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因而,我才看到了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湾的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是啊,只有心向下,只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只有在这里,才有这样的感叹:红尘中,为了名与利、欲与望,忙忙碌碌,挤压的是我们的神经,愧对的是我们的生命。
⑯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很难说,我是来看风景,看树木,还是来看什么。
⑰所以,我别离,我不招手,不回头,我掉转身,离去。
⑱因为,我知道,我还会来,来看五台山的白杨,看白杨俯瞰着的一切。
(选自《读写月报》)(1)文章第②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⑥段的画线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第⑨段的画线句中两个“铺张”的含义有何不同?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
(5)本文与茅盾的《白杨礼赞》都赞美了普通白杨树身上不平凡的品质,请结合《白杨礼赞》一文谈谈你对“普通和不平凡”的理解。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88引用:2难度:0.32878.课内阅读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②“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
④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⑤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⑦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⑧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垒,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⑨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⑩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⑪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予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注:比丘尼,佛教指尼姑)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⑫我想念昆明的雨。
(1)本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分析文中第⑨和第⑪段的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①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②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3)第③段和第⑫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5引用:6难度:0.52879.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
(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4引用:4难度:0.62880.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轩榭 叠幢 镂空 斟酌 模样 对称 庸俗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1引用:2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