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沪科版(2020)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教版(2019) 人教版 浙科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年级
必修1 必修2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687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503 更新:2025年04月08日
  • 17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2引用:25难度:0.9
  • 1712.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其天敌有草原雕、草原狐等。
    (1)研究人员在1984~2004年间每年的植物生长期(4~10月),对锡林郭勒草原某地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
    ①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田鼠种群的数量特征中
     
    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
    ②据图可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现象,试推测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的原因是
     
    。生产实践中可根据4月的种群密度及其
     
    预测本年度鼠害情况,及早防治。
    (2)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研究人员研究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对布氏田鼠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分别选择宽6m的砂石路,在与道路平行的方向上,由近及远各设置4组样地,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试解释放牧导致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原因
     

    ②据图2分析布氏田鼠种群密度与距道路远近的关系是
     
    ,请尝试对此现象做   出解释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3引用:5难度:0.8
  • 1713.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生产者活生物量
    (g/m2
    死有机质
    (g/m2
    土壤有机碳
    (g/m2
    净初级生产力*(g/m2•年) 异养呼吸**
    (g/m2•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
     
    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
     
    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
     
    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
     
    (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
     
    (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01引用:11难度:0.5
  • 1714.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2引用:36难度:0.7
  • 1715.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1引用:15难度:0.7
  • 1716.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的
    K
    2
    对应图2中的
     
    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种群的数量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
     
    (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原因是
     
    。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
     
    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
     
    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
     
    。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
     
    (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5引用:6难度:0.6
  • 1717.“荒漠中的沙丘→草地→灌木→树林”过程为我国某地的荒漠经多年治理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引用:4难度:0.8
  • 1718.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16引用:21难度:0.7
  • 1719.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引用:4难度:0.8
  • 1720.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