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29个知识点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1481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原创 已完结
精选真题 详解详析 总结方法 举一反三
浏览次数:3063 更新:2025年07月10日
  • 721.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82引用:6难度:0.8
  • 722.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一点A处,将速率减小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和地球表面相切于B点.设地球半径为R0,问飞船从A点返回到地面B点所需时间为多长?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56引用:12难度:0.1
  • 723.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仅仅只需测定(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74引用:11难度:0.9
  • 724.如图所示,钩码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钩码质量m,小车质量M已通过实验测得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交流电源
    B.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它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不挂钩码,小车静止放在木板上,把长木板右端逐渐垫高,直到小车开始运动,不再改变右端高度,即认为平衡了摩擦力和其它阻力
    B.小车静止放在木板上,挂上钩码,给钩码下边再逐渐添加钩码,观察小车能否运动,小车能向下运动时,即认为平衡了摩擦力和其它阻力
    C.不挂钩码,把长木板右端逐渐垫高,打开电源,轻推小车,目测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不挂钩码,把长木板右端逐渐垫高,打开电源,轻推小车,通过观察小车运动后打点计时器打点是否均匀,如果均匀,则认为平衡了摩擦力和其它阻力
    (3)平衡摩擦后,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如图所示,实验中,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OB=
    ,打B点时小车的动能为EkB=

    (4)利用该装置还可完成以下哪些实验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B.验证小车和钩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C.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63引用:2难度:0.7
  • 725.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72引用:3难度:0.6
  • 726.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53引用:11难度:0.9
  • 727.在某次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两金属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球心间的距离为r,若测得两金属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则此次实验得到的引力常量为(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56引用:10难度:0.9
  • 728.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98引用:4难度:0.4
  • 729.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82引用:8难度:0.9
  • 730.牛顿虽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能给出引力常量G的值。这是因为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很难用实验的方法将它测量出来。卡文迪什巧妙地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即G=6.67×10-11
    (选填“N⋅m2/kg2”或“N⋅m/kg”)。卡文迪什的实验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微量放大法”)。

    发布:2024/12/29 22:0:2组卷:83引用:3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