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2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0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5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复兴中学记者团计划在校刊上推出一篇以“快时代的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访谈录。以下是学生记者对某出版社主编的采访实录。
          记者:①_____
          主编:我借用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观点来回答这个提问吧。他曾在著作《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中说,在这个深度阅读日渐消亡的时代,即便部分书籍沦为消遣娱乐的媒介或技能培训的工具,书籍在心智塑造、思想情感交流以及知识传播方面仍然具有永恒的价值,进而有助于在社会层面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文明的代际传递。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今读者在阅读偏好上的变化?
          主编:快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轻阅读和碎片式阅读,功能性文盲(缺少探究习惯和自我批判能力的读者)越来越多。但人性中自有对知性完善(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和智性完满(追求对人生的整全性理解)的渴求,与娱乐性书籍相比,非娱乐性书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这种向上向善的渴求。所以我一直相信,无论世界如何浮躁喧嚣,②_____,这些读者的阅读偏好代表了这个时代饱满深沉的思想内涵。
          记者:近几年图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像有声书、视频荐书等。③_____
          主编:制作优质的有声书和视频荐书都是功德无量之举,都有助于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前者让快时代的人们能见缝插针地听“书”,获得另一种读书体验;后者算得上是书评的推陈出新,如果真是用心甄别而不是出于商业目的的“王婆卖瓜”,那就能让优秀的图书传久传远,脱颖而出,也能帮助读者缩小选书的试错成本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但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复兴中学不少同学观看某电商平台的荐书短视频后,购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活着》等非娱乐性书籍。请根据以上访谈实录的内容,用三个偏正式短语概括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7个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28引用:12难度:0.5
  • 5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韩愈在《师说》中亦说:“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2)《琵琶行》中,“
     
     
    ”两句从一弦一柱的弹奏中听出了琵琶女平生遭遇。
    (3)《赤壁赋》中,“
     
     
    ”运用比喻抒发了生命短暂、人类渺小的感慨。

    发布:2025/1/1 1:0:5组卷:9引用:3难度:0.9
  • 5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你的手机电用完时,①_______,那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有急事需要联系的时候。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空气中的水汽来获取电能的技术,将来你只要对着手机吹气,②_______来将就着应付一下。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水滴上的电荷可以通过由石墨烯构成的设备来收集,产生电流。但这些设备笨重,缺乏柔性,不适用于像手机这样的小型电子玩意。我国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改用氧化石墨烯薄膜制造出了灵巧的湿电发电机。研究人员往发电机表面喷洒水滴雾,或者甚至直接对它吹气,就能产生约1.5伏左右的电压,相当于5号甚至7号电池的电压。所产生的电量虽然不多,③_______。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能产生1.5伏的电压,相当于5号或7号电池的电压。
    B.就能产生约1.5伏左右的电压,相当于5号或7号电池的电压。
    C.就能产生约1.5伏左右的电压,相当于5号或7号电池。
    D.就能产生1.5伏的电压,相当于5号或7号电池。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5引用:4难度:0.7
  • 5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禾木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地方。时值七月中旬,清晨的禾木草原,还透着几分寒意,繁茂的花草,挂满晶莹的露珠,在生长着禾本科植被的碧绿草原上,黄色的贯叶连翘、糙叶败酱,紫色的柳兰、薰衣草,红白相间的飞廉,紫粉相间的牛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①        
          初升的太阳,揭开了蒙在禾木大地上的神秘面纱,举目四野,到处是一派②        的景象:苍翠的阿尔泰山脉披金戴银;葳蕤的草原花海③        ;蜿蜒的河流像一条逶迤在冲乎尔山谷的巨龙;群山环抱的村落,民居④         散落草原,宛如镶嵌在绿色地毯上的颗颗珍珠、玛瑙;矗立在村口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熠熠生辉,格外抢眼。
          据说,禾木河和喀纳斯湖的水为同一源头,都是友谊峰冰川融化而成的。驻足“援疆桥”上远观近眺,河道不宽,东北西南流向,水流湍急,淡蓝色的河水缓缓流动。河两岸的白桦林,如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少女,在为远行的使者送行;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像激昂悠扬的天籁,令人陶醉痴迷;奔腾的浪花,似蓝天上飘动的朵朵白云,给禾木平添了几分灵动和神秘。禾木,让我看到了美丽中国的生态画卷,找到了深藏心底的那份静美诗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尽态极妍 生机盎然 五光十色 星罗棋布
    B.争奇斗艳 朝气蓬勃 五彩缤纷 鳞次栉比
    C.争奇斗艳 生机盎然 五彩缤纷 星罗棋布
    D.尽态极妍 朝气蓬勃 五光十色 鳞次栉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语病,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发布:2025/1/1 1:0:5组卷:2引用:3难度:0.5
  • 53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刬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跳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数年,威王,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要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国不求生也,请必行。”请郭君不能止。
          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顾豕视,若是者信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
          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
          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魏辩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①靖郭君,即田婴,战国时齐相。②刬:同“铲”。③慊:快心,满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
    B.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
    C.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
    D.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划而类”中的“而”与《项脊轩志》中的“某所,而母立于兹”中的“而”都用作代词,可译为“你(们),你(们)的”。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此处威王是诸侯王,故曰“薨”。
    C.“爱则有之”中的“爱”是喜爱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中的“爱”的意思相同。
    D.“先王之庙”中的“庙”,指古代天子的宗庙,与《过秦论》中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庙”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有一个门客叫齐貌辨,身上有许多缺点,靖郭君的门客都不喜欢他,于是就劝谏靖郭君不要善待齐貌辨。
    B.靖郭君在齐宣王初立时受到冷落,齐貌辨为了报答主子的厚遇之恩,就冒死去拜见齐宣王,举例陈说田婴对宣王和齐国的忠心。
    C.齐貌辨认为太子帮助了不仁义的人,像太子这样的人必定反复无常,因此主张让靖郭君废黜太子,改立卫姬孩子郊师。
    D.靖郭君穿上齐威王的衣服,戴上他的帽子,佩戴他的宝剑,从薛地回来,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并流下悔恨和感动的泪水。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
    ②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5)齐貌辨在劝说齐王时,采用了抑己扬人的方法,请简要概括“抑己扬人”的内容。

    发布:2025/1/1 1:0:5组卷:8引用:2难度:0.6
  • 536.光明网书画频道联合北京金正德书画院发起“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书画展”作品征集活动。请在下面的展播作品中,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1)《长相思•致武汉同胞》
    思楚天,念楚天。病毒入侵顿觉寒,时逢过大年。民本连,国本连。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战疫》
    染疴黄鹤如何?真金烈火中国。大疫汹汹怎过——________,________。

    发布:2025/1/1 1:0:5组卷:1引用:2难度:0.7
  • 5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仅以悲剧性戏曲为例)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往往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摘编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有删改)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莱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莱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都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中西方之间在民族精神方面存在差异。
    B.西方悲剧注重情节的发展一悲到底,往往通过主人公的死亡结局来展现戏剧冲突严峻、残酷、不可调和的特征。
    C.在中国的悲剧中,人的悲剧是由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而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则都是由神的意志造成。
    D.中国悲剧中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只有弱者才可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西方悲剧中的冲突双方则都是强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时都谈到了儒家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但二者论述的目的并不相同。
    B.中国悲剧中的人物常常缺失个体自主意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摆脱现存总体秩序的束缚。
    C.中国古典悲剧的“团圆式结局”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戏剧冲突,这是我们在研究中无法回避的事实。
    D.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在中国,人则完全能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中国悲剧创作“哀而不伤”的特点的一项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双双殉情,最终变作蝴蝶相伴而飞。
    B.《仲夏夜之梦》中赫米娅为了反抗父亲给她安排的婚姻,与拉山德逃进森林,二人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后终成眷属。
    C.《雷雨》中周萍一次次拼命挣扎,却一次比一次掉进更深的泥潭,悔恨交集中他选择开枪自杀来结束生命。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为了报复李甲的背叛,将珍宝尽数抛入江中,自己也愤然投江而死。
    (4)在某些西方戏剧理论家看来,中国古典悲剧并不符合“悲剧”的定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原因。
    (5)请结合课文及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悲剧的悲剧性的。

    发布:2025/1/1 1:0:5组卷:12引用:7难度:0.5
  • 53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言秦所以失丙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薅,尉尽不能对。虎屡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
          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麈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文帝乃止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其后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
    “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令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洗之则已令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曰:“廷尉当是也。”后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王相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①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不准行人过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而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B.孝文是汉文帝的庙号,他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盛局面。
    C.谒者是皇帝的侍从人员,负责宾客迎送、接收奏章、通报传达等,主官称“谒者仆射
    D.二世指秦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任用赵高实行酷政,最终激起陈胜、吴广起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初仕不顺,后受赏识提拔。他做骑郎十年不调职,后经推荐做了谒者,又因向文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受到提拔。
    B.张释之劝阻文帝,不以口辩用人。文帝想提拔对答如流的啬夫,张释之指出这样做会让天下人重口舌之能而不踏实做事
    C.张释之不畏权贵,弹劾太子犯法。太子与梁王到了司马门却没有下车,张释之以“不敬”罪弹劾他们,然后阻止他们进宫
    D.张释之秉公执法,不惧文帝怒气。县人惊扰了皇帝车驾,在皇帝发怒责怪他处罚太轻时,张释之依然坚持按照律法处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
    ②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发布:2025/1/1 1:0:5组卷:20引用:10难度:0.7
  • 53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唐•韩愈《师说》)
          ③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睡觉)焉,久而益足。(汉•徐干《中论•治学》)
          学习无止境,学习是人生中永恒的话题,常谈常新。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刚入校的高一学生写一封书信,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符合文体特征;贴合身份;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1:0:5组卷:5引用:6难度:0.7
  • 5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喜欢牡丹,说她 ______。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
          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我竟发现有一株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汇集,艳丽异常,这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______之中。在花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______,尽展才情。
          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式建筑,走进亭内,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素旧拙朴,充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
          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只属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丽起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增删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发布:2025/1/1 1:0:5组卷:5引用:3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