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33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81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88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放眼全球,不少国家的国民均以支持本国产品为荣。毋庸置疑,“国潮”的底色是对国家的爱。但需要指出的是,支持国货虽源自民族道义,家国情怀也确实是国货发展 的动力,但是仅凭爱国热情,如果没有想厚的技术力量,国货就无法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也就无法完善国潮健康持续发展,纵观近代历次国货运动,大都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但在产业经济意义上积累的成果却十分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列强欺凌、战乱频仍的旧中国,空有国货当自强之志,却缺乏民族企业做大做强的社会条件。
因此,( ),二者缺一不可。缺乏文化自信的深沉情怀,就会对本国的优质产品 ,在“月是他乡明”的迷思中 ;而缺少技术的深厚底气,对国货的“力挺”终究会沦为虚骄的口号。真正的国货之光,必然是民族自豪自信之光与科技自主创新之光的 。
曾几何时,体育竞技装备和高端体育装备方面,外国品牌占据了我国的主流市场。而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脑到手机,从尿不湿到马桶盖,“洋货”的质量也让人刮目相看。如果技术上不硬气,人们面对国货,要么就是慨叹“想说爱你不容易”,要么就是尴尬的“用爱发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或缺 视而不见 自怨自艾 交相辉映 B.缺一不可 置若罔闻 自怨自艾 相得益彰 C.缺一不可 视而不见 顾影自怜 相得益彰 D.不可或缺 置若罔闻 顾影自怜 交相辉映
A.“国潮”既是技术潮,也应是情怀潮
B.“国潮”既是情怀潮,也应是技术潮
C.“国潮”既是情怀潮,更是技术潮
D.“国潮”既是技术潮,更是情怀潮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如果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就无法为国货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也就无法推动国潮健康持续发展。
B.如果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就无法为国货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也就无法完善国潮健康持续发展。
C.如果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国货就无法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也就无法推动国潮健康持续发展。
D.如果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就无法推动国潮健康持续发展,也就无法为国货提供持久稳固的支撑。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4引用:6难度:0.7882.高三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忽略规范书写。为了促进学生端正认识,改变不良写字习惯,年级组决定召开“写好汉字”的年级主题活动。请你为参加年级主题活动做准备,按要求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
笔与纸陪伴我们书写,陪伴我们成长。请以“笔与纸”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4引用:3难度:0.588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太守与鱼
徐海蛟 那时候,羊续还不是太守,他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羊续喜欢钓鱼,经常背着钓竿,独自走到水边去。有时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自青山深处而来,只在水深处才有些许小鱼。溪水清凉,他把脚伸进去,水光一下子跳跃开来,调皮得很;有时是一条静谧的江,开阔处烟波浩渺,归帆点点,临岸的地方水草丰美,他安然坐在一截老树桩上,甩出鱼线;有时候是一片水量充沛的湖,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天光云影尽收其中,他会选择一块光滑的石头斜靠其上,一晃半日时光就过去了。
羊续并不懂钓鱼之道,他只是觉得好奇,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有那么多可能,鱼竿一甩,不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真是一件特别的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羊续特别爱吃鱼,因为家境贫寒,他们家不常能吃到鱼,鱼肉的美味对于贫寒之人是十分珍贵的。羊续就自己动手,满足家人和自己这口腹的念想。不懂钓鱼的羊续也并不常能钓到鱼,偶尔的收获,让他格外欣喜,就是这偶然的收获吸引着他去晃荡。
直到有一天,羊续在那片经常去的湖边碰到一个年轻人,才明白了钓鱼的学问,这看似平静的举动背后有着颇具意味的生命哲学。那个人比羊续大不了几岁,可看起来要成熟得多,显得城府很深。羊续的鱼竿就搁在离年轻人不远的地方,他坐了近半个时辰却没有一条鱼上钩,而近旁的年轻人,一旦甩开渔线,不长时间,鱼就上钩了。接着他再次甩开渔线,不一会儿,鱼又上钩了。这样收放自如的钓技,旁人看着也有一种喜滋滋的心情。羊续开始只是心里羡慕,随后索性收了鱼竿,坐到年轻人身旁。
“钓鱼的秘诀是什么?”羊续真诚又怯生生地问。
“在于心静,垂钓者心里想着鱼,却要不动声色。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这个道理,要让鱼以为你并不是在钓它,你只是给它奉送美味的大餐。这样鱼才能放心享用,垂钓者也才能心想事成。”青年人一副安然自得的样子,仿佛自言自语。他的话不紧不慢,却透着自信,透着洞悉世事的晓畅。
少年羊续似懂非懂,但他似乎能品咂出里面的深意。他继续问:“什么样的鱼最易上钩?”
青年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静默地凝视着湖面,看着风从水面上滑过去。他才开口:“最容易上钩的鱼,往往是最贪的鱼,它们不愿到更偏僻的地方找食物,不愿自食其力。它们很容易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食材。
许多年后,羊续还会时常记起青年的这番话。钓鱼,看似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藏着某种人生的玄机,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也可能变成别人鱼钩上的鱼。
世间的机缘巧得很,羊续后来求学入仕,居然碰到了那个钓鱼的年轻人。不过那时,这个年轻人已不再有时间坐在水边安然垂钓,而是做了一方大员,他不再是过去那副俊逸的模样,他腆着肥大的肚子在酒桌上吆五喝六,红光满面地从舞榭歌台旁穿过。羊续一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后来渐渐熟悉了他的履历,便只能说世事难料。现在,那个睿智的垂钓者不再年轻,同时也丧失了智慧,羊续看着他,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再是垂钓者了,他现在成了鱼,一条很大很肥的鱼。他游走在灯红酒绿的浑水中,他觉得自己长袖善舞、泳姿绝妙,但不知道周边落着多少诱饵。每回见到他羊续就替他心寒:他怎么挡得住那么多水中的长线,挡得住那么多在暗地里闪着寒光的钓钩?
果不其然,没多久,羊续就听到他出事的消息:他因无节制的受贿和搜刮,一夜间被打入大牢,几天后就死了。
往后,羊续的仕途越走越开阔,他做了南阳太守。作为一方长官的羊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鱼与垂钓者的关系。羊续上任不久,府丞焦俭见太守生活清简,尤其伙食,总是青菜萝卜,甚至都难见油星。焦俭着实有点看不下去,他是真的关心羊续,差人打了一条鲤鱼,送到太守羊续家。尽管家里几个月不见荤菜了,羊续最后还是决定不吃那条鱼。他再次记起少年时坐在湖边钓鱼时听到的话,垂钓者和鱼之间的角色总是从一念之差开始转变的,他不想因为一个闪念而沦为案板上的鱼。
羊续将那条名贵的鲤鱼悬到廊前屋檐下。冬天的风寒,很快将鱼沥干了,一条活活蹦乱跳的鱼成了一个蜷曲的鱼干,羊续仍然不让家人将它摘下来。鱼干静静地挂在太守的屋檐下,成为某种固守的姿态,成为一句不言自明的告白。
过了些时日,焦俭又想着给太守改善伙食,又差人打了一条鲤鱼。这一回,羊续将焦俭引至屋檐下,“这条鱼是你上次送来的,我们都没动过,已经成了鱼干。这回送来的鱼你得带回去,否则我还是要把它悬到这屋檐下”。
年关临近,给太守送礼的人纷至沓来,每一次太守都很淡然,将他们引到屋檐下,用手指着那条风干的鱼,鱼在冷风里晃动,轻轻打个转:“一条送来的鱼我都不吃,就这么悬着……你们的东西不是我该得的,我不会收。”
送礼的人都被屋檐下的那条鱼挡回去了,由此,太守也省却了诸多的麻烦。屋檐下悬挂着的鱼是太守内心不可更改的姿势。
太守常常透过南窗看见那条干鱼在清风里晃荡,每次,太守心里都会想起那句话: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也可能变成别人鱼钩上的鱼。
(摘自《读者》2022年20期,有删改)(1)关于文中羊续悬鱼拒礼的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丞焦俭见太守伙食清淡,便送了一条鲤鱼给太守羊续,一方面说明羊续生活简朴,另一方面也说明焦俭观察细致。
B.羊续悬鱼是为了感谢下属焦俭,又警示他人,防止错误行为继续发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无私廉洁的原则。
C.羊续悬鱼拒礼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廉洁清正,与前文少年羊续钓鱼时获得的人生感悟相照应。
D.羊续悬鱼“鱼”实际就是生活中的“腐”,“悬鱼”彰显其挂“腐”却远离“腐”的决心。
(2)有人认为钓鱼的年轻人做了一方大员到在大牢中死去的叙述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你赞同吗?为什么。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也可能变成别人鱼钩上的鱼”这句话的理解。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4引用:2难度:0.588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过去100多年里,全球温室气体逐渐增加,使地球系统“困住”了更多热量,直接驱动了全球变暖,这些能量的90%以上都存储在海洋中,海洋变暖实际上就等于全球变暖。当考虑全球能量或热量变化时,甚至可以忽略大气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①
(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困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B.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C.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大白莲花骨朵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D.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0引用:3难度:0.788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是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的气节与脊梁。诗的语言,典藏着华夏文明的悠悠历史;词的声音,演绎着贯穿古今的不朽传说。唐诗宋词,吟诵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唐诗宋词,见证着中华儿女的风骨铿锵……
本学期你学习了唐诗宋词,肯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悟。班级计划举办以“‘唐诗宋词’与中学生精神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8引用:2难度:0.788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闻黄鹂【1】
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王畿【2】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3】飞,凌风邪看细柳【4】翥【5】。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6】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注释:【1】本诗写于作者被贬湖南永州期间。【2】王畿:指京城周郊地区。【3】昆明:池名,在长安西南,最初用于练习水战。【4】细柳:营名,在京兆府咸阳西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5】翥:鸟飞。【6】伧人:粗野鄙贱之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倦闻”一句中“子规”即杜鹃,日夜啼叫,声音哀切,本诗中是悲苦的象征。
B.“目极”四句描写沃野千里、麦浪青青,表达了诗人对永州民生富庶的感慨。
C.“此时”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个民风朴实、邻里和睦、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D.“翻日”两句对仗工整,再现了春日黄鹂在昆明池、细柳营上空飞翔的姿态。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与“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
B.“我今误落千万山”中“误落”一词表明诗人对此前人生充满悔恨。
C.“身同伧人不思还”指作者受永州风俗感染,已经不再想回到故乡。
D.本诗描绘了一幅亲切鲜活的故园乡土风情画,句句平实,情感丰富。
(3)这首诗多处写到黄鹂。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黄鹂表达情感的。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52引用:7难度:0.688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夜泊水村①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
D.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
(2)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8引用:6难度:0.588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①_______、博大精深,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时走进三苏祠,他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把一切外国的东西②______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没有可以视为③_______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④_______的教师爷。
苏氏三父子又称“三苏”,堪称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如今,三苏祠占地约106亩左右,保管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关三苏的数千件文物、文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写出正确的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四处引号的用法与文末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在给黑人的民主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
B.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
C.觉新最终离开了旧家庭,到外面寻找“新生活”。
D.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4引用:2难度:0.688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上尝召王生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后,张廷尉为淮南王相。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B.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C.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D.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尉,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
B.跸,本意是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本文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C.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也用来作王室的代称。
D.三公,官名合称,周代为最高辅政大臣,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等高级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富有才干,勇于进谏。袁盎知道他的才能,加以举荐;后来张释之进言秦汉之事,果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B.张释之不惧权贵,刚直不阿。太子和梁王驾车入朝时违反了规定,张释之不顾太后对两人的赦免,坚决予以弹劾。
C.张释之铁面无私,坚守原则。对于冲撞皇帝案和玉环失窃案,张释之都没有逢迎皇帝的心意,而是坚持依法判处。
D.张释之恭谨谦抑,礼贤下士。王生在朝堂上故意让张释之给他系袜带,张释之丝毫不以为意,跪下身子帮他系上。
(4)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帝由是奇释之,拜释之为廷尉。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
(5)张释之的法治思想对于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89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材料二:
当NBA、CPI、GDP、ATM等244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字母词,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字母词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热的影响、国际交流的需要等因素都促使字母词不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一些典型的字母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IT、DVD、CEO”等。
不过,在当前我国公开的中文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外来语嵌入中文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了通知,提示各个部门,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非外语频道要尽量避免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要在后面加上中文解释。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我们应该保持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此外,还有许多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字母词现在常常出现在媒体上,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新闻媒体有喜欢使用字母词的习惯,以“江苏TD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安徽芜湖致力打造国内高端LED产业园”为标题,而其中“TD、LED”这些字母词无疑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所以,字母词固然有诸多优势,但我们在接纳它的同时也要对它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滥用。
(摘编自寇春娟《论字母词及其规范》)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B.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材料二则是对相关新闻的评论,力求反映现实生活。
D.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接受的态度,认为有其合理性;材料三则持否定的态度,反对字母词的滥用。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严谨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表达则更有弹性,允许不同观点的提出。
B.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展开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C.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而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取论据更看重其是否贴近日常生活。
D.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材料二、三的语言相对通俗,因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没有参考价值。
(3)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1引用:7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