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十七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区)初赛试卷
发布:2024/12/30 18:30: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随着2006年11月下旬各大媒体对“红心鸭蛋”事件的披露,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国民的广泛关注.下列情况会导致食品不安全的是( )
①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②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来烹调食物 ③在食品袋中放入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中)保护食品 ④将鸡蛋浸沾石灰水以防变质 ⑤用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制成压榨花生油 ⑥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9 -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4.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组卷:101引用:18难度:0.9 -
5.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9 -
6.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7.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9 -
8.由
、+1H、-2O、+4C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有( )+1Na组卷:39引用:1难度:0.9 -
9.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有( )
组卷:17引用:9难度:0.9 -
10.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该溶液在A、B、C、D四种状态时,属于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的是( )
组卷:90引用:3难度:0.9 -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
34.资料一:考古工作者从安阳(司母戊鼎出土处)的商代铸铜遗址中,发现当时冶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Cu2(OH)2CO3],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温度估计在1000℃左右.
资料二:西汉刘安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请讨论下列问题:
(1)关于“曾青”和孔雀石的水溶性分析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者可溶、后者难溶 B.前者难溶、后者可溶
C.二者均可溶 D.二者均难溶
(2)以孔雀石为原料的冶炼过程中,用现代化学的观念审视,可能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下列反应中的
①Cu2(OH)2CO32CuO+CO2↑+H2O ②2CuO+C△2Cu+CO2↑ ③CuO+CO高温Cu+CO2 ④CO2+C高温2CO高温
(3)在(2)的四个反应中,不能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是反应
(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其成分与孔雀石相同.请推断铜变成铜锈时,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铜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工厂在加工产品时会产生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磁铁吸引铁屑,不仅回收了铜,还得到了副产品铁屑224g(假设为纯净物).那么,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这么多的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多少克?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35.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可用下图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是:
①准确称取干燥试样x g(x>2),放入广口瓶C中;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可吸收CO2)的干燥管的质量y g;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注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将干燥管卸下,准确称量其质量z g.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的作用是
(3)装置B的作用是
(4)第④步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5)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6)现有26.5g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109.5g,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密度为1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mL,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为7.试求:
①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组卷:41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