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植物,全部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组卷:356引用:29难度:0.5
  • 2.铁甲虫(如图所示)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在它们的前胸和鞘翅上具有瘤状的突起和枝刺,非常坚硬,甚至能够把耕牛的蹄子扎破,不同种类的铁甲虫突起和枝刺的排列顺序不同。下列对铁甲虫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信阳有着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伞菌目真菌5科,7属、11种1变种,其中可食用真菌9种,有毒真菌1种1变种,秋天,适逢野生菌大量生长,一首“红伞伞,白杆杆”歌谣在网络上走红,歌曲以诙谐的歌词提醒大家不要误食毒磨菇。下列关于野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 4.小军在公园里发现树木花语标牌,这是专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树木进行的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5.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 7.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藏匿着一群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特动物——滇金丝猴。它们可以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地区,是世界上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与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近亲相比,它们四肢短小,躯干健壮、皮毛厚实,这都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损失而发生的进化。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空1分,共30分)。

  • 24.中国载人航天捷报频传!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执行出舱任务,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也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出舱(图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出舱活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和骨骼肌组成的。
    (2)出舱作业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肌肉细胞通过
     
    作用释放的。
    (3)航天员在空间站非常注重日常体能训练,图乙是关节结构示意图,关节的灵活性依靠关节腔中的滑液和[
     
    ]
     
    实现。当发生关节炎时患者关节腔内存在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请判断此时的病变部位是图中的[
     
    ]
     

    (4)丙图中,屈腿和伸腿运动主要依靠腘肌和股四头肌的配合完成。如图所示,伸腿时图中的股四头肌处于
     
    状态(请填写“收缩”或“舒张”)。
    (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组卷:26引用:1难度:0.3
  • 2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次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作为与森林,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默默守护和滋养着地球上的万千生灵。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繁衍生息,因此湿地被形象的称为“生物的天堂”和“物种基因库”。湿地既可以有效降低海浪、海啸的强度,是抵御洪灾的第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天然的水库。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大部分都储存在湿地中。湿地还是巨大的“碳库”,它储存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35%,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恢复湿地不仅要避免人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制止电鱼、捡鸟蛋、猎捕鸟类等行为,尽量让鸟类有安宁的生活空间,而且要对区域进行适度水位控制和生态补水,同时,织补食物链也是重要一环。例如,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吃芦苇枝条中的虫子,而野鸭、鸳鸯、天鹅等游禽爱吃芦苇的嫩茎、嫩叶,黑鹳、苍鹭、白鹭等涉禽在浅水区捕鱼,以鱼、虾、贝等为食。为此,专家建议在湿地中补植各种植物,包括藻类、浮萍、灌木柳、芦苇等,同时投放小野鱼和虾、蟹,为鸟类补充“营养”。
    (1)湿地生态系统是由种类众多的湿地生物与
     
    构成的统一整体。除了能净化水质,湿地生态系统还具有
     
    等功能(举出一项)。
    (2)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库之一,湿地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从而有效降低区域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温室效应;另一方面,湿地土壤因长期处于水分过饱和状态,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
     
    者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死亡后的残体得不到充分的分解,长年累积而逐渐形成富含有机物的湿地土壤。因此湿地“碳封存”的效果显著,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文中提到的生物之间可形成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震旦鸦雀→虫子
    b.藻类→小野鱼→黑鹳
    c.芦苇←鸳鸯
    d.浮萍→虾、蟹
    (4)结合上文,谈谈除了进行保护湿地的宣传外,你还能为保护湿地做些什么?
     
    (写出一条即可)。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