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1 10:30:3

一、积累与运用

  • 1.按要求填空。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作者:
     
    《屈原列传》)
    (2)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李白在《蜀道难》贯穿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4)心系百姓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一种高尚品格,屈原在《离骚》中就对百姓生活困苦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喟:“
     
     
    。”
    (5)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6)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到底是怎样开头的?我以为,它将开端建立在一种虚幻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让我们对这个艺术建构的世界,尝试着多重不同的“进入”方式。我们每每感到《红楼梦》开头难读,(  )。(  ),(  );(  ),表明了作者从更为深远、特别的视野审察、判断的意向。它一方面令读者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又不断铺垫新的“入口”途径,提示“里面”的幽深复杂。这种结构安排,所显示的作者多种心灵隐曲,几乎是中国小说史上最艰难、最复杂的一个特例。
    ①出乎其外,重新打量这个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
    ②似乎总在“外面”绕,不得其门而入
    ③实则视角、视线改变
    ④不断退回到故事之外,貌似一种“退步”

    组卷:25引用:3难度:0.7
  • 3.下面是一则某校学生会草拟的邀请函,以下4处画线句中,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尊敬的***教授:
          我校定于本月16日下午2点在校图书馆举行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您是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甲】对民间文学的研究造诣深厚,【乙】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高谈阔论,【丙】为莘莘学子做出认真的指导。【丁】希望您务必光临,敬谢不敏。
    联系人:***
    2022年12月

    组卷:43引用:4难度:0.5

二、阅读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止斋记      ①公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惟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
          ②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唯圣人□?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
    [注]①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有删改)(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何……为
    B.其……乎
    C.奈……何
    D.抑……邪
    (2)对文章第①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对待犯错的人以恻隐之心处理,但也不随便宽恕。
    B.“公”想建一座小小的斋院,终日悠闲而坐并以此为乐。
    C.“公”想要为书斋命名为止斋的原因是他对仕途悲观失望。
    D.作者起初以“公”精力未退可当大任为由拒绝了作记的请托。
    (3)根据文意,将下面几个句子放入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①既不失其时    ②当行而止    ③又皆得其所    ④当止而止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公之止”的态度。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三、写作

  • 9.完成作文。
          有人说:怀旧可以让人们与过去的自己建立联结,让人们更加认同自己。也有人说:不要沉浸在昨日的世界里,要活在当下,不惧将来。
          对此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组卷: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