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三中九年级(上)期初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各组离子中,由酸电离产生的是( )
组卷:88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组卷:76引用:4难度:0.9 -
3.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
组卷:219引用:14难度:0.9 -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组卷:208引用:46难度:0.9 -
5.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671引用:27难度:0.9 -
6.下表记录了在物质 X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物质的溶液后产生的现象.由此可知,物质 X 可能是( )
加入的物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紫色石蕊试液 物质X中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变红 组卷:30引用:3难度:0.7 -
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组卷:50引用:52难度:0.7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29题11分,30题10分,31题9分)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m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5g 第四次加入10g 1.0g 第五次加入10g 0.6g 第六次加入10g 0.6g
(2)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
(3)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4)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组卷:314引用:27难度:0.5 -
23.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操作1的名称是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组卷:1208引用:70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