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7/4 8:0:9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0分)
-
1.潍坊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图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正确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式是( )组卷:54引用:0难度:0.50 -
2.潍坊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图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所演示的日期大约是( )组卷:44引用:0难度:0.50 -
3.五一期间小明跟随父母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他提前搜索了该景区局部等高线图(图1)和旅游线路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小明发现景区内旅游线路示意图(图2)的比例尺缺失,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组卷:64引用:0难度:0.50 -
4.暑假期间小明跟随父母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他提前搜索了该景区局部等高线图(图1)和旅游线路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8~10题。
小明测得图1中PQ的距离为6.8厘米,则索道的实际长度可能是( )组卷:62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60分)
-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养育芸芸众生的同时,也曾给沿岸地区的居民带来过沉重的灾难。从大禹治水开始,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黄河的安澜,治水患、兴水利、护生态、谋发展。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黄河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示意黄河流域,图2示意历史上黄河河道变迁。
(1)黄河流域沐浴了最早的农耕文明,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分析黄河流域沐浴最早农耕文明的原因。
(2)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和改道频繁,成为“中国的忧患”。分析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组卷:153引用:1难度:0.4 -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盐碱地土壤非常贫瘠,过去因为农作物无法成活而被称为“农业荒漠”。中国是盐碱地大国,面积约有15亿亩。图1示意我国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图2示意潍坊市寒亭区禹王湿地的位置。
(1)说出我国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海水稻”并不是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盐碱地可以生长的水稻。我国特别重视海水稻的发展,从1986年起,经过30多年的改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海水稻稻米的硒和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大米高,其生长环境病虫害少,属于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2)说明我国发展“海水稻”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
潍坊市寒亭区的禹王湿地,曾经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2019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在此落户,从此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模式。稻田里还养起了小龙虾、螃蟹,发展了乡村旅游业,村民的收入成倍增长。昔日的盐碱地成了富庶的“鱼米之乡”、“北方小江南”,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生产基地。
(3)潍坊市寒亭区禹王湿地村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对乡村振兴有哪些重要的启示?组卷:5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