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组卷:73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组卷:80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92引用:6难度:0.7
二、填空题
-
4.法布尔的《昆虫记》不仅记录昆虫的生活,还关注昆虫活生生的
组卷:26引用:1难度:0.8 -
5.名著阅读,判断对错。
A.《昆虫记》中,作者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类虫为清道夫。
B.蟋蟀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6.本学期,我们读了《昆虫记》,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
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7.选择题。
根据下文内容,将对应的选项分别填入①②③处。
A.切叶蜂 B.蜣螂 C.蝉 D.螳螂 E.蟋蟀 F.黄蜂
法布尔《昆虫记》中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组卷:35引用:1难度:0.7 -
8.《昆虫记》是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完成的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
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9.《昆虫记》被誉为“
组卷:24引用:1难度:0.8 -
10.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测量太阳有多远的方法与测月的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太阳不像月球,它的圆面上没有固定的标记。所以,如果用三角法测量,那就没有可供瞄准的精细目标,而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
上文中“测月的方法”指的是组卷:56引用:2难度:0.8
三、名著阅读
-
11.阅读从《昆虫记》中节选的三个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a)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片段二】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b)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片段三】看来,它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它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c)当蝗虫看到它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这是谁之前,小蝗虫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了。
(1)本文作者是
(2)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a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B.画线句b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C.《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为我们普及了科学知识,画线句c增进了我们对切叶蜂的了解,知道切叶蜂是一种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昆虫。
D.《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组卷:116引用:4难度:0.6 -
1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请你结合本书的具体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0字左右)
组卷:42引用:2难度:0.8 -
13.名著阅读。
幸运的是,当我捧着鸟蛋小心翼翼地踏上回家的路途时,我遇见了一位牧师。他说:“一枚漂亮的萨克锡克拉的蛋,你从哪里捡到这只蛋的?”我自豪地告诉他我如何在山坡的岩石上发现了那个舒适的鸟巢,并且打算两周后再次拜访以拿走其他的蛋,不过那是要等到雏鸟出生之后了。
……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两件事情:第一,偷走鸟儿的蛋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其次,无论鸟兽,都与人类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
在这段文字中,“萨克锡克拉”是一种什么鸟?“我”为什么觉得幸运呢?组卷:3引用:1难度:0.6
五、现代文阅读
-
4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堆牛粪周围;竞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体型各异,身材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大地的清洁工都抱定其中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露天工作的,搜刮表层财富;钻进内部打通道的,寻找理想矿脉;开发底层结构的,则顺势把食品直接埋进身体下面的地里;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旁,只等强有力的合作者大动干戈时有小渣块滑落下来,它们便前去加工成碎屑。有几位刚刚赶到这里,想必是饥饿难忍了,居然就地大吃起来。然而,盼望自己拥有一份充足储备的食粪虫毕竟为数最多,它们愿意躲进万无一失的隐身场所,守着储备的食品,过上一段较长时间的富足日子。
(材料二)
A工兵用前爪挖掘,利用其颚钳挖掉大沙砾。我看见它用它那有两排锯齿的有力的后腿在蹬踢,把挖出的土踹到身后,呈一斜面。这就是它筑巢做窝的全部工艺。
A声音亮度可与蝉匹敌,而且还不像蝉的叫声那么沙哑,令人讨厌。更妙的是,它的叫声抑扬顿挫。我们说过,A的鞘翅各自在体侧伸出,形成一个阔边,这就是制振器;阔边多少往下一点,即可改变声音的强弱,使之根据与腹部软体部分接触的面积大小,时而是轻声低吟,时而是歌声嘹亮。
(材料三)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1)请在横线上填写(材料二)中昆虫的名称A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和
②(材料三)中“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句中的“大都是”为什么不能删去?组卷:7引用:1难度:0.7 -
41.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后,有同学发现读《昆虫记》就像从凸透镜中看微观世界,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请参考示例,结合内容说说该同学对《红星照耀中国》的发现。
(例)读《昆虫记》,就像从凸透镜中看微观世界: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组卷:10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