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30分)

  • 1.默写古诗文。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轻舟短棹西湖好,
     
    ,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8)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9)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bǐ shì
     
    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
    (3)假山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不仅是技术。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1937年7月7号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xù mù
     

    组卷:16引用:2难度:0.8
  • 3.下面加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40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敦煌的守护神ㅤㅤ①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一个富庶人家,自小衣食无忧,却一路自律努力,20岁时,考入北大考古系。那时,樊锦诗的心中就有了一份深深的眷恋——敦煌。茫茫大漠中百千洞窟的壁画,日日夜夜都勾绕着她。
    ㅤㅤ②大四,北大考古系组织学生到各地实习。樊锦诗毫不犹豫地报名去敦煌,和她同去的是另外三名男生。踏入甘肃最西部的敦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迎面而来。这里缺水,只能一日两餐,渴了喝苦咸的盐碱水。没有固定住所,将就睡在破庙里,半夜老鼠绕着她肆意乱跑,吓得她彻夜难眠。白天要去悬崖峭璧上的洞窟实习,攀爬时,简易的蜈蚣梯摇晃得厉害。为了减少攀爬次数,她就不下来吃饭,每天早上揣两个干馒头上去。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甚至不敢多喝水。不过这些她都无暇顾及,因为洞窟里是另一重世界:天衣飞扬,色彩奔放,线条悦动……敦煌,这颗深埋大漠的遗珠,让樊锦诗在这片梦归之处如痴如醉。然而在江南长大的弱女子,终究抵不住大漠的极端天气。实习的第三个月,她便病重卧床,不得已提前结束实习返校。60个小时的硬座后,樊锦诗拖着浮肿的双腿,站在北京火车站。心里想着:再也不去了。可是毕业分配时,敦煌研究所来信,要招之前来实习过的四位学生。樊锦诗的名字,赫然在列。父亲担忧她的身体受不住风沙侵蚀,写信恳请校方斟酌,却不知道樊锦诗偷偷扣下了信。1963年,她毅然再赴敦煌,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一片云蒸霞蔚之下,她将小我忘得一干二净。
    ㅤㅤ③樊锦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敦煌。因无人帮她照顾孩子,每天离家前,她只能将儿子捆在襁褓里,安放在床上。孩子再大些,会翻身了,她又把被子摞起来搁在床沿上,防止他摔下来。每天下工回来,走近窗口,她都屏气凝神。听到孩子的啼哭才敢长舒一口气,要是没声音,她就吓得只敢推开一个门缝,看看孩子在不在。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四个月,樊锦诗实在独木难支,便将孩子送回了丈夫老家,托人照顾。樊锦诗常说:“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ㅤㅤ④1986年,樊锦诗终于有了调离敦煌的机会,可她却离不开了。丈夫需要妻子,孩子需要母亲,敦煌需要樊锦诗,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的丈夫彭金章知道妻子对于莫高窟的痴恋,做出了从武汉大学调入敦煌研究所的决定,成全了妻子。至此,距离他们结婚已经整整过去了19年。彭金章去世后,平生最不爱接受采访的樊锦诗,破天荒地参加了《朗读者》节目。“老彭很喜欢看你们的节目。”这对分居19年、一生风雨同舟的老夫妻,将小我的儿女情长与敦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ㅤㅤ⑤160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至今保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这些瑰宝不但面临着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与日俱增的游客更会对窟内的彩塑和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樊锦诗心里着急,[A]“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于是樊锦诗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敦煌石窟得以“永生”。2014年“数字敦煌”上线,游客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清晰全景,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用12年的时间,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那时,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
    ㅤㅤ⑥樊锦诗原本是内向、柔弱的性格。然而现在她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正是这样的个性,让她在商业化洪流中第二次挽救了敦煌。彼时,敦煌方面有意对莫高窟进行商业开发,甚至提出了上市打算,要将莫高窟变成地方的摇钱树。一旦将文物牵扯入利益纠葛,壁画保护将难以为继。樊锦诗反应迅速,坚决反对这一方案。她率领同事,北京、兰州两头跑。一次次耐心讲解,一次次据理力争,终于停止了莫高窟商业化的脚步。她欣慰地说:[B]“将来我滚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ㅤㅤ⑦[C]57年,樊锦诗在黄沙里,在碧空下,守护着敦煌。数年前,樊锦诗与双胞胎姐姐会面。姐妹二人站在一起,姐姐似比她要年轻许多。樊锦诗身着素衣,眉目间已满是风沙吹过的沧桑。
    ㅤㅤ⑧“心里可有心酸不平?”
    ㅤㅤ⑨“无怨无悔。”樊锦诗回答。
    (摘自《我心归处足敦煌》,有删改)(1)樊锦诗先是决定“再也不去了”,后又“再赴敦煌”,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
    (3)文中[A][B][C]三个句子表现了樊锦诗的哪些品质?(答出四点即可)
    (4)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实际,分析题目“敦煌的守护神”有何深意?谈谈我们该如何做自己理想的“守护神”。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1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火炬翩翩起舞,情感的飞瀑一泻万丈……
    ㅤㅤ请以“把 _______ 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拼搏”“乐观”“奉献”“奋斗”等等;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字。

    组卷:7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