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2020年11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万米海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6引用:3难度:0.5 -
2.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的原因是2Na+2H2O═2NaOH+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1难度:0.6 -
3.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45引用:4难度:0.7 -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题:
CO2是一种常见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可转化为CO、H2等燃料:CO2(g)+CH4(g)═2CO(g)+2H2(g)△H1=+247kJ•mol-1.实验室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CO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2引用:0难度:0.60 -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6题:
CO2是一种常见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可转化为CO、H2等燃料:CO2(g)+CH4(g)═2CO(g)+2H2(g)△H1=+247kJ•mol-1.实验室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CO2.
下列关于反应CO2(g)+CH4(g)=2CO(g)+2H2(g)△H1=+247kJ•mol-1的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7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
16.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1所示,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95~10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经系列操作得到次硫酸氢钠甲醛晶体。
(1)A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2)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②写出制备NaHSO2•HCH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Z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补充完整由副产品Zn(OH)2获得ZnSO4•7H2O的实验方案:将副产品Zn(OH)2置于烧杯中,
(4)通过下列方法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2.000g NaHSO2•HCHO•2H2O样品,完全溶于水配成100.00mL溶液,取20.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50.00mL 0.09000mol•L-1I2标准溶液,振荡,于暗处充分反应。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0.00mL。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NaHSO2•HCHO•2H2O+2I2═NaHSO4+4HI+HCHO;2S2O32-+I2═S4O62-+2I-。计算NaHSO2•HCHO•2H2O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组卷:79引用:2难度:0.5 -
17.酸性废水中的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已知As2S3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无机酸。
(1)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砷。
①向酸性废水中加入Na2S,产生的H2S与H3ASO3反应生成As2S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沉淀后,若废水中c(S2-)=1.0×10-4mol•L-1,则c(As3+)=
③为了防止As2S3与过量的S2-形成络合离子而溶解,通常需添加适量的FeSO4溶液,形成FeS,与As2S3共沉淀。验证沉淀中含有FeS的实验方法是
(2)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替代Na2S处理含砷酸性废水可避免H2S污染。
①Na2S2O3去除酸性废水中H3AsO3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S2O32-经过“途径Ⅰ”的除砷过程可描述为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下,将Na2S2O3分别加入到不含H3AsO3的酸性废水和含H3AsO3的酸性废水中,监测到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发现均不释放H2S,其原因是组卷:6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