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选修3《1.2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8/8 8:0:9

一、选择题

  • 1.为硝化细菌提供碳源、氮源、能源的分别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9
  • 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灭菌法、酒精消毒法、灼烧灭菌法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3.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4.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9难度:0.7

四、解答题

  • 12.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
     
    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能生长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
     
    .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13.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
    (5)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9支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菌水、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组卷:4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