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020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读记与抄写:
-
1.读一读,背一背,并正确工整地抄写。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组卷:9引用:1难度:0.0
二、积累与运用:
-
2.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dàn shēng zhù míng xuán wō yán jiū yǎn jīng 组卷:2引用:1难度:0.0 -
3.用“\”画去加粗字的错误读音。
畏惧(jù jǜ) 桅杆(wéi wēi) 陆续(xù xǜ) 梗概(gēng gěng) 畜养(xù chù) 野蛮(mán méng) 组卷:28引用:2难度:0.0
三、阅读与感悟:
-
10.课外类文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 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4)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组卷:10引用:1难度:0.9
四、拓展与生活:
-
11.开心小练笔。
仿照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组卷:6引用:2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