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大理二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历史遗留下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辩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和影响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 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跟今人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造成的深远影响全都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C.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组卷:5引用:3难度:0.9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陨石坑:地球上的宇宙礼物盒
杨弦章 大河 ①2013年2月,俄罗斯中部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一颗带着耀眼火光的陨石突袭地球,并在空中解体爆炸,无数建筑的玻璃瞬间粉碎,千名居民受伤。
②牵动全球神经的还有去年的一则爆炸性新闻--俄罗斯政府曝光了被雪藏30多年的“玻普盖钻石矿”。据报道,这个藏身于西伯利亚东部大陨石坑中的富矿,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比目前已知的全世界钻石矿储量总和还多10倍。
③如果说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就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④所谓陨石坑,就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超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 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有研究者声称,每6 500万年,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就会强势改变地球的命运。许久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一派学说认为,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近200公里的陨石坑,将大量碎片和灰尘送入大气层,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遮挡太阳光数周乃至数月,一举终结了恐龙时代。
⑥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人们惊喜地发现,陨石坑确实与“宝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⑦陨石坑为何与矿产如影随形?其中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陨石特别是巨型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瞬时极高压高温作用于地壳,会形成一系列特有矿物,如陨击金刚石等。此外,撞击作用也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再者,陨石坑本身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也可进一步调节和控制矿产,如冲击岩石层带的裂缝、孔穴以及特定的时间和压力都是孕育油田的摇篮。
⑧陨石坑带给人类的宝藏绝不仅限于矿产。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是地球上最醒目的陨石坑之一。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环形水系,冬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茂密的原始森林暗绿色的背景上面,冰封的环状银白色湖泊闪闪发光,成为地球上最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加拿大政府在曼尼古根河上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大坝,将这个陨石坑湖变成了世界上第五大水库,350亿立方米的湖水所发出的电不仅点亮了魁北克,还输出到美国东北部。
⑨陨石坑并不都在荒凉之处,世界上还有一个“繁荣文明的陨石坑”,那便是德国的里斯陨石坑--四周的山冈像盘子边,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在盘底。除了拥有“城堡之乡”的美誉外,它还被称为“躲在陨石坑里的小镇”。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凯尔特人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现代,里斯陨石坑地区都是欧洲中部重要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古代教堂、城堡和修道院遗址见证了它文明的辉煌。
⑩陨石坑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们带来的丰富宇宙信息也异常珍贵,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⑪陨石坑,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它们还会带给人类怎样新鲜的宝藏,激发出怎样的惊喜呢?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
相关链接:
①关于地球生命进化的争论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相信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德国研究人员在两块陨石样本中发现,其氮含量与人体和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含量很相似,证明地球大气层现存的氮很可能来自早期的陨石雨。
(摘编自《科技日报》)
②陨石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内含数十种已知和未知的矿物。科学家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这样的“礼物”。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陨石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大大小小的撞击坑是独具匠心的礼物盒,在这场宇宙的馈赠事件里,“椟”和“珠”都价值连城。
B.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宇宙间的陨星撞击频率可能比现在要高出1 000倍,并对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C.散布在地球各处的陨石坑有亿万年的高龄,可直到近几十年,相关研究才突飞猛进。
D.陨石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美国,陨石坑是航天员们重要的训练基地,也是研究宇宙飞船如何软着陆的试验场。
(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援引两则发生于俄罗斯的牵动全球神经的新闻,分别介绍了陨石强大的破坏力和陨石坑的惊人价值,引出说明对象。
B.据研究者估计,在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早期,陨石出现的频率高,频繁引发大海啸、全球性火灾和酸雨,强势改变地球命运。
C.陨石撞击作用可能诱发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将地底深处的成矿物质挤压到近地表,进而形成钻石、石油等各种矿产“宝藏”。
D.陨石坑多数有亿万年高龄,散布于地球各处,繁华之地也有它的身影。拥有“城堡之乡”美誉的德国古镇纳德林根就坐落其中。
E.文章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说明陨石坑的特点,还运用了描写以及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可读性。
(3)文章结尾说陨石坑是“地球上宇宙礼物的魔盒”。请简析陨石坑被称为“魔盒”的原因。
答:组卷:16引用:5难度:0.8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光
田鑫 最开始,我以为,这世上的所有的光,都是煤油灯发出来的。
白天的太阳,一定是无数盏煤油灯一起点亮的,才会有那么持久的光,要不阳光照在母亲身上的那部分,怎么跟煤油灯照在母亲身上的那么相似?
夜晚降临,无边无际的黑把村庄铺满,母亲扣紧木门,拉开抽屉,拿出火柴盒,取出根火柴,火柴划过,“哧溜”一声,黑就被赶出了屋子,灯芯上的小火苗卖力地燃烧着,像个要够高处放置着的玩具的孩子,一跳一跳,可不管它怎么努力,只有豆大一点。
母亲所有的针线活都是在灯光下完成的,白天有太多的粗活等着她,只有晚上,她才能清闲下来,把细细的线穿过针眼,然后在布与布之间来回翻转。母亲拉长针线的动作真优美,豆大的灯火,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一个巨大的胳膊在静止的空气里挥动,有收割的喜悦,也有爆发前的沉默。我的整个童年就这样被点亮了。
甘渭河畔习俗,正月十五不吃元宵,而是点荞面灯盏。荞麦和面,揉成馒头样子,但又不是很圈,母亲用擀面杖在中间捣个窝,再放进蒸笼。雾气升腾中,一锅荞面窝窝头做熟了。
小孩拳头般大小的荞面灯盏和我们一起等着正月十五的到来。天一黑,它们整齐地出现在供来上。这些灯盏,绝对不会多出一个,也不会少一个,对于家里包括牲畜在内的所有成员,母亲绝不偏心。
点灯时分,母亲给荞面窝窝插上灯芯,倒上清油,然后开始摆灯:我一盏,妹妹一盏,父亲一盏,母亲一盏,当院的天官供桌上一盏,厨房的灶王爷一盏,上房供桌上的先人们一盏,大门供台上也要一盏,有游魂野鬼刚好路过,不会怕黑。剩下的灯盏就要分配给牲畜和粮食了,住牲畜的房间各一盏,牛比鸡要占便宜些,一头牛独享一个灯盏,而一群鸡只能共享一个灯盏。
灯盏分配结束,点灯仪式正式开始。我在院子里放过鞭炮,父亲划亮火柴,母亲手执一根缠着棉花蘸着清油的细竹竿接火,然后逐一点燃灯芯。夜幕之下,几十个荞面灯盏被母亲逐一点燃,几十尾灯焰像庄稼一样长在荞面灯盏里,清油燃烧的火苗和黑烟,瞬间把屋子变成仙境。
平淡的日子一下子被点亮了,我目不转睛盯着我的那盏灯,想象着棉花烧尽后灯芯上出现的那个灯胎。母亲说,谁的灯胎最大,谁来年的收入就最多。可是等不到灯胎出现,我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往往看见母亲在灯盏下缝缝补补。
那些年,我们的日子贫穷破旧,全凭母亲操劳缝补。母亲这盏灯似乎从点着之后就没有停歌过,在小小的院落里,洒过光芒,不大的村庄里,灯影也游走过。那些年清贫的日子,都是靠她微弱的光亮充实的,可是,眼看着小小的院落变得丰盈起来,这盏灯却被吹灭了。母亲闭上眼的那一年,我们已经用上了电灯,开关一摁,灯就能亮一天。母亲躺在晃眼的灯光下,我们泪眼婆娑,总觉得洒在她身上的灯光,不是来自灯,而是她自己本身发出来的。命运像风一样吹着她,灯光一闪一闪的。我想伸出手去罩住她,给她做个灯罩,可是手伸过去一点,母亲的身体就会暗一些。我想起那时候保护荞麦灯罩的情形,我们越想让灯芯旺旺的,风就越使劲冲着灯罩吹,我们又不敢挪动它,只能看着风扯着小小的火苗。我们围着母亲,生怕风把她吹灭,土炕被围得密不透风,我们成了母亲的灯罩。可是,挡住了风,却挡不住灯芯枯竭。
母亲这盏灯还是灭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她埋进土里,她成了大地的灯芯。头七,我们按照甘渭河一带的风俗,去给母亲的坟头挂灯,想着有一盏灯亮着,暗夜里母亲就不会孤独。灯装在用纸糊的灯笼里,一个褐色的药瓶子做成的灯盏里,装着满满一瓶子煤油,灯芯是用新棉捻成的,在煤油里浸泡过之后显得臃肿。这个瓶子原本装着的药片,搭救过母亲的命,可是那些白色的药片最终回天乏术,那天,它变成一盏灯,替我们照亮母亲。
灯是从出门前就点着的,我小心翼翼地提着它生怕它被打翻,被风吹灭。它可是要在母亲的坟头亮一夜的。在天快要暗下来之前,一盏灯穿过巷子,穿过村庄,穿过麦田,天黑之前挂在母亲的坟头。这样,母亲就不会怕黑,也就能转身从别处拿出针线来继续在灯下做了。
灯挂在坟头,天彻底黑了,老天爷好像是专门等我们一样。我跪在灯前,磕头、作揖,然后蹲坐在坟头,想着这样母亲就能看到我,看到一张被灯盏照亮的脸。无边的黑从四面八方压下来,四周阒静,能听到煤油在棉花上燃烧时发出的吱吱声,这声音跟母亲的针脚穿过麻布时一模一样。
我怕再听下去会放声大哭,那些年,那么多的苦日子,母亲都有本事把心灯点亮,带我们渡过难关。现在,母亲没了,悲伤成了我最大的难关,可是没有人领我,只有眼前这一盏煤油灯,在风里摇曳着。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宵节点灯盏时,母亲将荞麦灯盏分给牲畜,是因为万物皆有灵,牲畜也需要在元宵节这一天借助灯光好好饱餐一顿。
B.作者善于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比如把“我们”比作“母亲的灯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希望保护母亲的心理。
C.作为一篇抒情性的散文,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浅显,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是并没有贯串全篇的情节。
D.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的生活,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经历,但是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淡真切的生活感受。
(2)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去写“点荞麦灯盏”的习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14引用:3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学中的“对偶”与诗词中的“对仗”是异曲同工。诗词中的“对仗”能使意境更加优美,抒情更加感人,哲理更加深邃。数学中的“对偶”使得数学理论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优美。数学中的“对偶”不只是数学的结构和框架,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数学和诗歌的创作①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10引用:9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生活都会遭遇艰难时刻,也都会发现诗意存在。
有人感慨,艰难生活让诗意显得珍贵;有人感叹,诗意让艰难生活变得美好……
关于“艰难生活和诗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字。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组卷:25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