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多校联考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8/29 5:0:9

一、读•书(12分)

  •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并用简体楷书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默写。
    (1)读经典,赏美景。《三峡》中有三峡春冬景色,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庭中有奇树》有“庭中有奇树,
     
    ”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
    (2)读经典,明道理。曹操在《龟虽寿》中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刘桢《赠从弟》(其二)中“
     
     
    ”,告诫我们要学习松柏刚毅正直、坚贞不屈的精神。曹植在《梁甫行》中用“八方各异气,
     
    ”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读•思(38分)

  • 3.学校八年级举行了“牢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
    【活动一】重温光辉历史
    红船虽小,播下革命火种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30日晚,因突遭法租界巡捕搜查,会议被迫zhōng(  )止。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们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小城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中国革命渐成烽火漫天之势,中华民族的命运得以改写。这条小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1)上文是瑶瑶同学为本次活动搜集的一则资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止”是“不再继续”之意,“中止”是“中途停止”之意,文中拼音后的括号里应填“中止”。
    B.文中加点的词“巡捕”“会议”“漫天”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形容词。
    C.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永载”在文中是“永远地记录”之意,“载”应读“zài”而不是“zǎi”。
    【活动二:分享革命故事】
    (2)明明同学分享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片段和他的阅读心得。请你将“心得”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故事: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必须承认A给我的印象很深……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A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
          心得:文中的A是
     
    (人名),从选段中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活动三:传承革命精神】
    (3)围绕“苦难和辉煌,哪个更能补充中学生的红色营养”这一主题,你的好朋友瑶瑶发表了她的看法。现在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及你的理解来说服她。
          瑶瑶:红色文化离我们太遥远,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我觉得无论是苦难还是辉煌,都没有营养可言。
          你: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三、读•写(7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新闻回放
          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施行的新课标,课时占比最多的五科,分别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艺术(9%-11%)、外语(6%-8%)。课程标准每10年修订一次,预示着未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方向。此次调整,全面提升了小学及初级中学体育课权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对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重视。
          【材料二】新闻回放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征求《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指导方案(18)稿)》的意见函,通过该意见函可以看出:山西省中考体育出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是分值增加、由现在的50分增至60分;二是耐力项目增加了游泳选项、技能项目有益19足球、排球项目。“这次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宛如一阵春风,将为中考体育测试带来新气氛。目前,我省中考体育存在分值较低、难以拉开差距、中考体育考核内容单一等情况,这次“社求意见’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将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魄。”8月1日。山西大学运动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安平说。
          【材料三】新闻评论
    为孩子体育培优,家长该有长远眼光
    王阳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对此,家长们有喜有忧。欢喜之处在于,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因锻炼时间增多而有所提高;忧虑之处在于、孩子升学压力可能会因体育分值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更让家长心里发愁,眼看寒假即将到来,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也蹶准商机,推出各种速成班,迎合家长心态。但体育科目不同于文化科目,教师对于运动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培养运动习惯,勤加锻炼。其实,家长对孩子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改革后的体育考试依然聚焦基础体能和专项技能测试,长跑、跳远、引体向上等传统测试项目依然会是考试重点,体育分值不会有很大的区分度。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盲目开展体育培优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利大于弊,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笔者以为,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不应只关注到眼前的体育考试、更要有理性长远心态,做两手规划:当下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如果体育培优还只是基础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培训项目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看孩子兴趣择优报名。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孩子玩得开心,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付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最终目标则是在培优过程中让孩子掌握几项运动爱好和技能,日后受益终身。
          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塑造人的精气神。锻炼如同读书,坚持久了,精神和气质自然会发生改变。家长要有长远眼光,培育孩子的体育特长不应被视作另一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更应该被看作是孩子良性成长的助推器。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班级开展新闻阅读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新闻标题】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老师:请同学们展示摘录的新闻标题,并交流讨论。
    小语:我摘录的标题是“啊!体育我的最爱!”
    小文:你摘录的不像新闻标题吧,因为①
     

    小语:我摘录的另一个标题是“全国举重锦标赛石智勇超世界纪录。”
    小文:这个标题好,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
    老师:大家的交流讨论非常好,请给材料二拟个标题吧。
    小文:我拟的标题是②
     

    (2)【补写采访提纲】结合材料,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9月15日 采访地点 校园内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体育老师 校长
    采访问题 1.您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2.②
     
    1.学校会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吗?
    2.学校会配置更多的体育器材吗?
    3.③
     
    (3)【解决实际问题】小语妈妈听说中考体育分值要提高,要求他放弃心爱的乒乓球训练,去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考试项目培优,小语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小语劝说他妈妈改变主意。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10.作文。
          告别幼稚、告别亲友、告别失败、告别痛苦、告别诱惑、告别黑夜、告别疾病……人生始终在告别与留恋、告别与庆幸中度过,在不断的告别中,我们逐渐长大,逐渐坚韧,逐渐强壮……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要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组卷:8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